| 金秋十月,复种后的“佃庄大米”喜获丰收 (资料图片) |
|
编者按
“佃庄大米”,曾是洛阳人心中认可的响当当的一个本地粮食品牌。在一片支持与叫好声中,“佃庄大米”于去年成功复种并收获了3万多公斤,可接踵而来的是销售困难;孟津“双槐大米”,作为曾经的贡米,曾红极一时,供不应求,可如今种植面积也不断萎缩,销路一度不畅。洛阳大米,守着良好的种植条件与优良的品质,该如何发展下去?本报今起推出“洛阳大米 路在何方”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1 复种消息传开 市民纷纷叫好
“‘佃庄大米’要回来了!”去年夏天,通过媒体报道,很多市民都知道了伊滨区佃庄镇有个农民重新种植水稻的消息。一时间,大家纷纷叫好。
佃庄镇位于伊河、洛河夹河滩,土壤肥沃,地下水位高,是我市为数不多适合种植水稻的地方。20世纪60年代,当地引进水稻,经改良种植后,生产的大米松软筋道、口感极好,投放市场一炮打响,“佃庄大米”由此与“孟津梨”“岳滩小麦”一道闻名全国。每到收获季节,洛阳及周边县市的粮油收购部门就开着大卡车到佃庄镇排队等候收购。当地农民到洛阳市区走街串巷叫卖“佃庄大米”,生意也非常好做。
然而,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受生产条件、种植成本,尤其是地下水位下降等因素影响,佃庄镇的水田面积一再缩小,“佃庄大米”逐渐退出市场。
去年,佃庄农民白万峰决定重种水稻、复兴“佃庄大米”的消息传开,市民对“佃庄大米”的回忆与想念便一下子被勾了回来。“‘佃庄大米’米油不是一般的香,能再吃到真是太好了!”对于“佃庄大米”,许多市民表示十分期待。当然,也有市民表示了担心:“种植条件变了,如今还能种出当年的‘佃庄大米’吗?”
2 坚持精耕细作 保证优良品质
对于市民的疑虑,从小吃“佃庄大米”长大的白万峰深感自己的责任与压力巨大。对于种植的每一步,他都认真考量。
“从历史记载中考证,东石桥村以北、西石桥村以南是洛河故道,这里的土质十分特殊。”白万峰说,现在虽然不像从前两铁锨下去就能挖出水来,但土壤渗水特别慢,浇一次水能保持两三天。另外,为确保灌溉水的水质,他打了两眼30米深的井,用地下水进行灌溉,这一做法目前在国内屈指可数。
去年,在省农科院专家的指导下,白万峰精心选择了“香米”“水晶米”两个水稻品种进行种植。整地、插秧、灌水、拔草……最忙的时候,他曾雇佣了百十名工人。
经过5个月的生长期,去年10月下旬,白万峰的水稻开始收获。“我生产的大米可以保证绿色无公害。”白万峰说,他的100亩地全部使用鸡粪,没用一点化肥;因为十多年没有种过水稻,地里没有病虫害,所以也不用农药。
“我的大米绝对达到了原‘佃庄大米’的品质,滚稀饭,黏稠,香得很!”白万峰自豪地说,首次种植,他100亩地产的水稻碾出大米3万多公斤。
3 酒香也怕巷深 销售遭遇困难
水稻丰收,本该是高兴的时候,白万峰却犯了愁。
他为记者算了一笔账:不算人工成本,按照每亩地的投入,每公斤大米的成本已经高出市面上不少大米的零售价。虽然说如今人们都更加注重生活品质与健康消费,也有更多的人愿意为高品质的商品买单,但这毕竟需要畅通、完善的销售渠道。而这恰恰是他目前不具备的。
白万峰想到了让大米进超市。进超市就要办理食品安全生产许可证,而办理食品安全生产许可证需要有原料库、清洗车间、加工车间、包装车间、化验室等一系列场地与设施,短期内他无法达到要求。
他还想到了通过粮油店销售。因为目前的产量有限,且中间有较多的环节无法实现良好对接,眼下通过这一渠道销售仍不太现实。建立直营店,眼下对于“孤军奋战”的他来说,也是力不从心。
网络销售?曾有人通过快递邮购过他的大米,可每公斤的邮费甚至超过了大米的价格。
…………
白万峰说,开始复种时所有人的支持与鼓励让他充满信心,然而眼前的困难是他始料未及的。收获至今,除了一些市民闻讯开车上门买走几十斤外,还有个别单位采购几百斤,累计销售的大米只有5000多公斤,剩余的2万多公斤还静静地待在仓库里。
“怎样才能让大家知道我这里有上好的‘佃庄大米’并能方便地买到?这是个问题。”白万峰说,他今年又流转了100多亩地,原本打算扩大种植面积,可如今大米销不出去,他要看看情况再做决定。 本报首席记者 石蕴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