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房,烹饪出的不仅是佳肴,还有浓浓的爱!
同事抱怨,婆婆从农村来家里住,每天就坐在客厅的沙发上看电视,什么事也不做。自己下班这么累,还要给她端吃端喝。我一度认为她有一个懒惰的婆婆。后来,去她家串门,见到她的婆婆,老太太见有客人来,热情地起身打招呼,表情讪讪的,有点不自然。
同事换了衣服,开始叮叮咣咣在厨房忙碌。我奇怪:“你婆婆在家,为什么不让她帮你熬熬稀饭、择择菜,这些简单的事,她能不会?”同事不屑:“她是想做,刚来时,把从老家带来的米呀、面呀、菜呀,堆得到处都是,后来我不让她进厨房,省得哪里都是乱的。”看来,不是老人不做,是嫌弃的成分多了点。
吃饭时,我看老人只吃自己旁边的那盘菜,稍远一点的就不好意思去吃,还时不时地说:“你们多吃点,我在家也没做啥事,不饿。”谨言慎行,我看着有点心疼。
我想起了我的婆婆。
搬了家之后,淘汰了婆婆一直做饭使用的煤炉,增添了新的厨房电器,电磁炉、微波炉、电压力锅等。我以为看到这些,婆婆会很高兴,谁知她一脸落寞:“没有煤炉咋做饭呢?这些我都不会用。”我回答:“妈,以后你不用做饭了,下班我做,很快的。”婆婆略微迟疑一下,“哦”了一声,算是答应。
一段时间后,我发现婆婆在我们下班后第一句话就是:“你们吃饭没?看我,也没能给你们做饭。”言语中带着自责,我心一颤。一个围着灶台转了大半辈子的老人,厨房是她的精神重地,调剂着一家人的味觉,一下子失去这个重地,带来的是精神空虚。
于是,在一个休息日,我耐心地给婆婆介绍了各种电器的简单用法。她高兴地说:“孩子爱喝鸡蛋面汤,爱吃烙油馍,咱就烙几个油馍吧?”眼神里流露的是渴望和喜悦。
重新让婆婆掌管厨房里柴米油盐的事,感觉她快乐了很多。但两年前,婆婆患了脑出血,左侧肢体瘫痪。病后,她失去了为全家人准备饭菜的能力。她常常捶着手臂和腿,焦急又无奈地说:“什么时候我才能去厨房,让你们下班回来就能吃上热乎乎的饭呢?”
在她病后,家里出现这样的画面:我做饭时,她在一旁念叨,豆角要用清水漂洗,青菜要浸泡,番茄要去皮,蛋壳要清洗……
爱父母,就让他们在我们的小家自由呼吸,让他们烹制美味,让他们觉得老有所为;为父母端上自己做的饭菜,让他们觉得老有所依。
能在厨房看到亲人忙碌的身影,是一种快乐。厨房,烹饪出的不仅是佳肴,还有浓浓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