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春节过后,在外地工作的子女背起行囊重返岗位,而老人们还没从热闹的节日气氛中回过神来,就不得不重新面对寂寞的日子。业内专家提醒,节后,无论是子女还是社区,都应给老人更多关爱,让老人尽快调整适应过来。
春节过后,不少老人回归空巢
“孩子不在家,我一个人解决不了,真谢谢你们修好了插座!”昨日上午,家住洛龙区勤政苑小区的焦奶奶对天元社区工作人员说。
前些日子,因楼上邻居家漏水,焦奶奶家的多个插座断电。社区网格长卢根生得知情况后,买来新插座,请来维修工维修好,让焦奶奶放下了心。
焦奶奶今年85岁,3个儿女在外地,1个女儿在洛阳。子女们平时工作很忙,少有时间回家探望她。今年春节,二女儿回来与她团聚不到一周,春节过后,老人又回归空巢。
洛龙区龙腾小区杜秀花,也是一位空巢老人。20年前,她唯一的儿子走失,儿媳另嫁,老伴也因病去世,只留下她和孙子相依为命。这些年,她的孙子也去外地打工了,过年没有回来。
子女应给老人更多关心
“老年人应正视空巢现状,尽量把心放宽,平时多和同龄老人一起参加文体活动,不要把心思全放在儿女身上。”市心理咨询师协会会长杨延卿建议。
对节后老人空巢现状,洛阳理工学院社会科学系青年学者卢守亭认为,这是一种值得关注的社会现象,也说明平时儿女对老人照顾较少,造成老人的情绪落差。此外,随着我国老龄化时代的到来,我国养老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相关政策和制度很不完善,养老体系普遍存在投入不足、设施较少、服务不够多样、运营效益低、专业人员匮乏等问题。
卢守亭建议,作为子女要常回家看看,不能回家的,工作再忙也要抽出时间给老人打个电话。对老人来说,要培养一些兴趣和爱好,参加一些社区活动,以此来转移注意力。对社区来说,除了要完善日间照料中心等托老机构,还应多组织一些志愿活动,为老人送温暖。
社区为老人撑起一把“伞”
据市民政局统计,我市现有60岁以上老人91.6万名,其中没有和子女一起生活的有10余万人。随着社区功能的不断完善,除能为空巢老人提供帮助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外,还有不少社区建立起社区日间照料中心,为空巢老人撑起一把“伞”。
洛龙区开元路办事处天元社区党总支书记兼社区主任刘洋介绍,社区实施网格化管理之后,对社区进行入户调查,其中空巢老人会作为重点关注对象。现在不少老人遇到事情最先想到的就是找网格长。
涧西区长春路办事处嵩山社区主任孙春霞介绍,嵩山社区针对空巢老人也推出一系列举措,比如春节前为辖区空巢老人送春联,对孩子无法回家过年的老人,社区组织他们到社区网吧与孩子视频聊天;元宵节给老人送元宵,邀请老人到社区吃饭,夏天为老人送西瓜等。只要老人有求,社区工作人员肯定会第一时间上门服务。
本报记者 常书香 通讯员 王书敏 马金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