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周星驰主演的电影《喜剧之王》里,一本名叫《演员的自我修养》的书令人印象深刻,男主角穷困潦倒,却始终保留着这本书,这本书也是他坚持表演梦想的象征,最后他终于成功演出了话剧《雷雨》。但今天的一些艺考生,很可能连《雷雨》的作者是谁都不知道。据报道,最近北京电影学院表演专业考试进入复试阶段,一些考生甚至答不出老舍的代表作,也弄不清何谓“战国七雄”。
今年北京电影学院表演专业考试,复试新增了口试环节,主要考查考生的艺术、历史、社会常识,诸如“四大发明是什么”“老舍的代表作有哪些”“《红楼梦》的主要人物有谁”。但一些艺考生回答不上来,甚至张冠李戴。还有考生诧异地反问,考文学、历史,跟表演专业有啥关系?
应该说,这些都是基本文化常识,学表演的艺考生将来要做演员,更应该了解这些文化常识。这些艺考生在口试上的表现,不能不让人担忧。事实上,近年来年轻演员缺乏文化修养,屡屡遭到诟病。如去年六小龄童指出很多年轻演员不会演古装戏、年代戏,演起来进不了那个年代、那个角色。可以想象,一个演员连“战国七雄”都不知道,遑论演绎古人的言谈举止礼节,只会演成不伦不类的“雷剧”吧。
艺考生的梦想是当明星,如今中国影视过度依赖明星,但也有人反其道行之。导演高群书拍《神探亨特张》就起用非职业演员,他曾激烈批评:“中国演员整体上没文化,表演上也有缺陷,千人一面,没有个性。美国演员为什么演得好?他们大多是博士毕业。”
话糙理不糙,看一下奥斯卡颁奖礼,上台的演员往往令人心生敬意,他们确实配得上艺术家的称谓。如前年获封奥斯卡“影后”的娜塔莉·波特曼,早就以童星出名,但她先后在哈佛大学、希伯来大学研读心理学,文化素养很高,并不只是靠脸蛋当明星。
表演专业增加文化常识考试,这是一件好事,或许可以扭转一下当下艺考生和年轻演员不重视文化修养的习气。表演艺术本身跟演员自身内在修养分不开,良好的文化修养有助于培养演员的内在气质,有助于演员对剧本和角色的理解,从而更好塑造角色。如果一名演员对文化常识一问三不知,即便暂时拥有高人气,也只是徒具漂亮外壳而已,观众也不会一直喜爱这种“无知”的演员吧。
(据《北京日报》 周南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