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3版:为建设名副其实的中原经济区副中心城市而奋斗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生态建设“跑步走” 营造发展“绿荫路”
提真知灼见 献务实之策
凝神聚力 实干创新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 年 2 月 26 日 星期    【打印】  
提真知灼见 献务实之策
——市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第二次大会委员发言摘登
    民革洛阳市委员会 王秋芳

    关键词 养老服务业

    王秋芳委员在代表民革洛阳市委发言时说,目前,我市养老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滞后,养老服务产业刚刚起步,“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模式还没有真正建立,与社会公众对养老服务的需求和期盼相距甚远。

    为促进我市养老服务业健康持续发展,她建议,有关部门要尽快制订我市养老服务设施强制性布局规划,公布养老土地规模,在政策上优先保障供应,在价格上优惠保障供给。

    “完善投融资和税费优惠等政策也迫在眉睫。”王秋芳说,我市应建立养老服务产业投融资平台,适当放宽贷款条件,提供优惠利率和贷款贴息;探索实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在居民社保缴费中增加个人养老护理保险,降低老人住养负担,激发养老消费潜力。

    此外,王秋芳还建议安排专项资金为特别困难的老人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建立养老产业信息化平台,为老年人免费发放紧急呼叫设备和服务补贴,推动信息物联网技术在养老产业中的应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形成一批养老服务产业集群,培育一批本地的知名品牌。

    民盟洛阳市委员会 许留霞

    关键词 生态宜居城市

    “如果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我们的中国梦,那么建设一座环境优美、清洁舒适、繁荣文明的山水园林宜居城市就是洛阳百姓的共同心愿。”代表民盟洛阳市委发言的许留霞委员开门见山指出,当前,我市在水资源保护利用方面存在市区水系用水前景不乐观,城市水系存在水质量差、水景观亲水性不强、水文化元素不够等现象,用水结构不合理,引黄入洛工程进度缓慢,水务管理存在多头管理等问题。

    对此,许留霞建议,要保证市区水系用水充裕,对市区河流及中小水库实行统一调度,解决工业、农业、生活、景观、生态用水矛盾。要加强水源地保护,对流经市区的洛河、伊河、瀍河、涧河水源地及市区附近作为备用水源的水库进行保护,严禁在水库、河流周边建造有可能产生污染的工厂。要加快水生态景区建设,结合蓄洪、观光、疏导等多种功能,在洛河、伊河上建设一批水质优良、亲水性强、富有文化气息的水生态景区。要着力改变用水结构,市区应加大地表水使用力度,减少直至完全停止使用地下水,鼓励用水单位使用再生水和雨水等非常规水资源,国家规定使用再生水的行业必须使用再生水。要加大引水入洛力度,在加快引黄入洛工程建设的同时,加大对陆浑水库水资源利用,规划建设故县水库引水工程,研究前坪水库引水方案,保证洛阳市用水安全。

    民建洛阳市委员会 王斌

    关键词 旅游发展

    围绕加快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王斌委员代表民建洛阳市委作了发言。

    “当务之急是更新观念,尽快形成发展大旅游的氛围。”王斌发言时说,加快洛阳旅游产业的发展,就要有大旅游、大融合、大产业、大发展的观念,就必须树立“抓旅游就是抓经济,旅游业是服务业的龙头,旅游业是调整洛阳经济结构的重要抓手,旅游业是加快洛阳城市转型升级的平台”的发展理念。

    2014年,是国家旅游局倡导的“智慧旅游年”。他认为,我市应围绕建设国家智慧旅游示范城市目标,编制高起点、有特色、可操作的《洛阳市智慧旅游城市发展规划》,对智慧旅游城市建设提供科学系统指导,同时启动智慧旅游公共服务平台、智慧旅游综合监管平台、智慧旅游电子商务平台、智慧旅游宣传营销平台等建设项目。

    在打造品牌方面,王斌建议,我市一定要加快打造具有洛阳特色的旅游新品牌,推动旅游产品转型升级,推动洛阳旅游由单一的观光游向复合型的休闲、度假旅游转变,由传统的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重点发挥龙门石窟、大运河中枢、丝绸之路起点三个文化遗产的优势,打造龙门、偃师、孟津三地的洛阳旅游金三角。以白云山大开发为契机,打造伏牛山旅游观光带,发挥中原氧吧的特色,把南部山区建成中国最美的旅游休闲养生度假区。

    民进洛阳市委员会 陈培元

    关键词 “五个一工程”

    由中共中央宣传部组织的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评选活动,自1992年起每年评选一次,评选上一年度在组织生产、推荐申报的精神产品中五个方面的精品佳作,分别是:一部好的戏剧作品,一部好的电视剧(或电影)作品,一部好的图书(限社会科学方面),一篇好的理论文章(限社会科学方面),一首好歌曲。

    洛阳作为文化大市,至今未获得过全国“五个一工程”奖项,即使在省级获奖作品中,有分量、有影响力的也是少数。这样的状况,与我市的文化地位和人民群众对文化精品的期望不相符。

    对此,陈培元委员在代表民进洛阳市委发言时,建议我市有关部门加大工作力度,力争两年内在省级“五个一工程”评奖中出现有分量、有较大影响力的文艺精品,力争五年内要有作品获得全国“五个一工程”奖项。

    陈培元认为,我市应每年制订“五个一工程”创作计划,向全市公开,号召广大专业及业余人员参与。同时,通过各县(市)区、市直各机关部门、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和驻军宣传文化机构,动员有条件的社会团体和各方面人才,参与公开竞争,全方位地开展创作活动。

    此外,我市还应加大扶持力度,对重点创作项目设立创作基金,或公开招标,或委约创作,为作者提供创作经费并创造必要的条件。以提供启动资金或以奖代补等形式,鼓励创作、奖励先进,这对招募人才、留住人才至关重要。

    农工党洛阳市委员会 刘宏平

    关键词 城市中水回用

    以城市中水作为原水,进行深度处理后供给工业生产、城市绿化和市政用水等使用,是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但是洛阳市区在中水回收利用上,存在回用范围小、使用量低、成本高等问题,无法形成中水规模化、社会化回用的局面。

    针对这个问题,刘宏平委员代表农工党洛阳市委发言时,建议我市在全社会开展广泛宣传,增强中水回用意识,对未按要求使用中水的企业强化法律教育,通过严管重罚,督促相关企业积极主动地使用中水;加快立法,尽快出台强制性政策法规,将中水回用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确保中水回用有章可循;用经济杠杆调节促使企业使用中水, 通过制定奖励办法、提供融资和补助金等鼓励中水回用的政策,大力推广中水使用示范点建设;规划先行,尽快出台中水回用总体发展规划,在城市建设上将中水回用设施摆在与给排水、供气、供电、通信设施同等重要的位置,确保中水回用渠道畅通,有水可用;采取措施,加强监管,保证中水工程处理效果,确保中水水质符合相应的标准要求,可供安全使用。

    九三学社洛阳市委员会 高明

    关键词 产学研公共服务平台

    产学研融合是推动企业自主创新和转型升级的关键,对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促进我市经济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然而,相对于我市丰富的科技资源而言,我市产学研融合不够紧密,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目前,在产学研融合方面,我市存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发能力薄弱、大型科研院所发展产业空间受限、新兴产业科技成果难以落地、研发投入不能满足经济转型升级的需求等问题。

    高明委员代表九三学社洛阳市委发言时,建议增加科技创新工作考核指标和分值,把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知识产权、中试平台和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等纳入县(市)区和相关市直部门的年度考核目标;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加大改革力度,把科研成果转化、服务地方经济作为职称评聘的重要依据;由政府牵头,加快建设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学研公共服务平台,不断增强集聚力,使之成为创新资源的集聚地、创新项目的研发地、创新成果的转化地和创新人才的新高地。

    洛阳市工商业联合会 张义伟

    关键词 非公经济和非公企业家群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非公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得到了较快发展,从原来的国有企业“一枝独秀”到现在的非公经济占据“半壁江山”。但与全国、全省发达地区相比,我市非公经济发展还存在着规模较小、结构不优、创新意识不强、没有形成有影响力的非公企业家群等问题。

    如何做大做强我市非公经济,张义伟委员代表洛阳市工商联发言时,建议要大力宣传非公经济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和贡献,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关心、支持非公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要创优非公经济发展环境,职能部门切实转变职能,提高行政效能,保障非公企业产权和收益,严格落实关于非公企业的优惠政策,为非公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要引导金融部门加大对非公经济的支持力度,出台政策,鼓励、支持、激活民间资本成立各类金融服务机构,加大财政资金对非公经济的支持力度。要强化企业家创新意识,积极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增强企业创新能力。

    致公党洛阳市总支部 蔡根喜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缺乏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长远规划和战略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基础比较薄弱,龙头企业带动力不强,集群优势尚未建立,产业发展的生态环境仍需完善。”蔡根喜委员在代表致公党洛阳市总支部发言时,提出了我市当前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还存在短板。

    针对上述问题,蔡根喜建议在全市范围内形成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浓厚氛围,坚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信心;制订、出台我市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中长期发展规划、政策措施,进一步明确指导方针、发展目标、发展重点、空间布局以及总体部署,并出台一系列政策;加大开放招商力度,引进国家级科研院所和国内知名科研机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知名企业落户洛阳,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加强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谋划实施一批科技重大专项,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技术支撑,打造创新服务平台,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等。

    本报记者 李东慧 孙小蕊 整理

3上一篇  下一篇4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

≡ 聚焦河洛 ≡

≡ 亲子教育 ≡

≡ 公益慈善 ≡

≡ 房产家居 ≡

≡ 汽车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