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窗前读史书,方知隋炀帝杨广也曾是个“美姿仪,少聪慧”的少年。杨广的《晚春》《望海》等诗,充分展示了他的文采;当突厥南下时,他带兵鏖战突厥,又显现了他的军事才能。如此想来,文武双全的杨广本应该是流芳百世的一代英主,可他最终确因不惜民力、荒淫无度而成为亡国之君。历史给他开了个很大的玩笑,读罢不禁令人掩卷叹息。
公元581年,在隋朝开国仅十二天之后,年仅十三岁的杨广就被封为晋王。为了锻炼儿子,隋文帝又任命杨广为并州总管,拱卫京城。公元589年,隋朝兴兵灭陈,年仅二十岁的杨广又被任命为五十二万平陈大军的最高统帅,挥师江南。灭掉陈后,杨广命属下收取陈朝政治档案和典章文物,“封存府库,金银资材一无所取”“秋毫无所犯,称为清白”,由此“天下皆称广以为贤”。
公元605年,杨广即皇帝位后便迁都洛阳,并征调民夫二百万人营建东都。这在政治上便于控制东方,经济上利用洛口仓、回洛仓缓解了朝廷的漕运压力。紧接着又下令征调民夫一百万人开凿大运河,把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联结在一起。这两大工程对后代影响巨大。
公元608年,杨广派军横扫吐谷浑,开拓疆域千里,东起青海湖东岸,西至塔里木盆地,北起库鲁克塔格山山脉,南至昆仑山山脉的广大区域,归入中国的统治之下。次年,杨广西巡,横穿祁连山,到达河西走廊的张掖郡,在此他置西海、河源、鄯善、且末四郡。连唐太宗也感慨:“大业之初,隋主入突厥界,兵马之强,自古以来不过一两代耳。”
杨广同大多数平庸的皇帝相比,其实是勤政的。他建东都、开运河、修长城、定律法、开科举,这些所作所为是一般君王望尘莫及的。但是,他急功近利、用民过重。为逃避沉重的负担,百姓纷纷造反,不满的士兵连连兵变。
就在杨广经营扬州之时,又有一个英俊少年走上了历史舞台。这少年不仅是杨广的二表侄,更是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一代英主,他就是李世民。李世民几乎是沿着杨广的成长步伐成长的。他们都随着父亲建立王朝后成为显贵的王子,一个是晋王,一个是秦王;都曾辅佐各自的父亲在平定天下的过程中起过极为重要的作用,一个平定江南,一个横扫中原;都曾积极反击异族侵扰平定边疆,一个被尊为圣可汗,一个被尊为天可汗。不同的是,杨广因好大喜功不惜民力葬送了大隋江山;李世民以史为鉴,珍惜民力,开创了大唐的贞观之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