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要城里一张床,不要村里一间房。曾经,“城”与“乡”的差距显而易见:“进城”标志着命运的改变,留在农村只能听天由命。
如今,政府工作报告让我们欣喜地看到,过去5年,洛阳强基固本惠“三农”,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改善民生促和谐,城乡居民享受到更多实惠——新增产业化龙头企业130家、家庭农场157家,137座病险水库完成除险加固,解决154万名群众饮水安全问题,硬化通组通户道路1.1万公里,9.2万名贫困群众喜迁新居,累计减贫29.9万人,农村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文化服务、社会稳定等方面取得了明显进步,农民人均纯收入达8756元,年均增长13.8%。
然而,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洛阳城乡二元结构明显、农业基础依然薄弱、扶贫攻坚任务繁重、农民持续增收难、农民工市民化程度低、新型城镇化亟待破局等问题依然存在。两会期间,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和市民纷纷围绕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建言献策。
【各方热议】
“教育、医疗、就业、养老等优良的基本公共服务资源,基本上集中在城市,乡村还比较稀缺。”市人大代表、宜阳县香鹿山镇党委书记杨惠江表示,城乡统筹必须摈弃“重城市、轻农村”的思想,要让“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口号转化成真金白银的投入,这样才能逐渐填平城乡之间的鸿沟。
市政协委员、市委农工委副书记智万一表示,城乡统筹发展不是把乡村变成城市,而是在保护村庄原始风貌的基础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是“记得住乡愁”的统筹发展。当前,洛阳美好乡村建设的大幕已经拉开,各地要把农业产业化、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文化建设等结合起来,实现农村产业、环境和公共服务的协调发展。
“城乡统筹的效果好不好,是要用群众的脚来投票的。”市人大代表、新安县北冶镇马行沟村党支部书记郭文治诙谐地说,随着农业结构调整,很大一部分农村劳动力选择外出务工,一方面“空心村”越来越多,另一方面打工者在城市的教育、落户、医疗等公共服务得不到有效保障。希望相关部门强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完善各项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逐步实现进城务工人员、农村农民与城市居民一样,都能享受到公平、良好的各项保障。
全市6个扶贫开发重点县737个贫困村54.6万贫困人口如何脱贫,什么时间脱贫,每年脱贫多少?这些是市政协委员、市扶贫办主任杜中岳十分关注的问题。他说,脱贫是政府的义务,也是社会的责任,每个社会单元都要转思路、讲责任、务实效,让贫困群众的吃、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保障不再是梦想。
围绕这个话题,还有不少市民通过洛阳网微信公众平台、电子邮件等方式发声。老家在宜阳县农村的周博,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市区工作,他说近几年农村的面貌确实改善了不少,但农民收入主要还来自外出务工和种地收入,希望政府能引导农村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帮助农民在家门口就业,实现持续稳定增收。
【政府声音】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未来5年要加大民生投入力度,提高城乡公共服务的均等化程度。对此,市农业、水利、扶贫、财政等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今年,我市将持续发展花卉苗木、中药材、林果、蔬菜等特色高效农业和畜牧业,新培育3个至5个省级农业产业化集群,不断拉长产业链条。同时,在农业开放招商领域力争取得新突破,实现农村集体经济空白村减少20%。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城乡统筹的重中之重。今年我市将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再完成30%的行政村环境集中整治达标任务,同步启动66个美好乡村示范点建设工程;要解决25万群众安全饮水问题,新改建县乡公路200公里,硬化通组通户道路2000公里;坚持“输血”与“造血”相结合,支持贫困地区发展特色农业、特色旅游,完成扶贫搬迁9091户,改造危房1万户,力争让6.87万人摘掉贫困帽子,实现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
本报记者 白云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