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7版:洛阳·社会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生产性保护,让非遗“活”起来
环保标志补发工作31日截止
“寻找洛阳民间国宝”鉴宝专家阵容确定
去年,我市农民人均消费支出6783元
这里“藏”着个垃圾坑
发展互联网金融 洛阳将后来居上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14 年 3 月 21 日 星期    【打印】  
53个项目参评第四批市级非遗名录
生产性保护,让非遗“活”起来
    老洛阳浆面条、白马寺金银器制作技艺、李贺的传说……昨日,我市召开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项目名录评定会议,入围今年市级非遗名录评定的项目有53个,涉及民间文学、传统音乐等8个类别。

    针对不同类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采取立法保护、抢救性保护、整体性保护和生产性保护。其中,生产性保护就是鼓励和支持代表性传承人积极恢复生产,真正实现活态传承。

    非遗参评积极性高涨

    去年7月,我市启动第四批市级非遗名录项目申报工作,截至目前,市非遗中心共收到15个县(市)区8个类别53个参评项目的材料。其中,民间文学5项,传统音乐2项,传统舞蹈2项,传统美术7项,传统体育、游艺与竞技3项,传统医药15项,传统技艺17项,民俗1项。

    市非遗中心主任李晓霞称,与往年相比,各县(市)区今年市级非遗申报热情异常高涨,其中,老城区11项,孟津县8项,西工区6项。申报类别也更加丰富,传统技艺里既有韩城羊肉汤、老洛阳浆面条等,还有洛宁竹编、唐白瓷制作等,传统美术包括李氏彩塑、孟津民间剪纸、千年纸雕等,传统体育、游艺与竞技有意拳、武当(壬九门武学技艺)、杨班侯小架太极拳。

    “此次申报的非遗项目都具有地域文化的典型性、代表性,在一定群体或社会生活区域内世代传承并活态存在,特色比较鲜明,在当地有较大影响。”李晓霞称,市非遗中心组织专家对所有申报项目进行筛选、评估、论证、审核后,将公示专家论证通过的项目,并根据公示结果,将推荐项目报请市政府审核批准后公布。

    我市非遗四级保护体系已初步建立

    2007年,我市启动非遗项目名录评定工作,每两年评定一次,经过前三批评定,我市目前共有10个类别、108项具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形成了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的四级非遗名录体系。

    目前,全市所有县(市)区已建立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并组织开展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包括普查、名录体系建设、代表性传承人认定和管理、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申报等。

    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计公布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08项(包含国家级和省级),省级非遗项目(包含国家级)44项,国家级非遗项目7项。同时,我市目前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7名、省级传承人48名、市级传承人136名。

    生产性保护让非遗“活”起来

    非遗项目要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方针。李晓霞介绍,我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唐三彩烧制技艺、洛阳水席、平乐正骨等已成功走向生产性保护之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明显。国家级非遗项目名录评定对活态传承的要求很高,但我市目前的不少非遗项目传承脉络不很清晰,仅为口口相传或出自典籍,原生态、纯天然的遗存较少,生产性保护亟待加强。

    “非遗的精髓在于创新,在保留传统技艺基础上,准确把握市场需求,在保持传统基础上,加入现代时尚元素,才能让好东西走出去。”市非遗评定专家张飞跃说。

    他表示,有的非遗项目不适合发展,需要抢救性保护,用影像方式记述下来,保护原生态的东西;有的需要加大生产性保护力度,如洛阳宫灯完全可以设计出不同造型、适应不同消费者群体的产品,进行精美包装,才能激发其活力,让这项古老的传统技艺焕发青春。

    本报记者 常书香 实习生 元媛

下一篇4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

≡ 聚焦河洛 ≡

≡ 亲子教育 ≡

≡ 公益慈善 ≡

≡ 房产家居 ≡

≡ 汽车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