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9版:洛阳·深读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国民之花发轫于洛河之滨
好来历寺河山产区灵宝苹果甜美上市
广告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14 年 4 月 8 日 星期    【打印】  
国民之花发轫于洛河之滨
本报首席记者 李三旺 见习记者 李冰 文/图
平安锁上的牡丹
酒瓶上的牡丹
电话卡上的牡丹
餐具上的牡丹
挎包上的牡丹
墙壁上的牡丹
    开栏语

    “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从白居易的千古名句中,可窥盛唐牡丹胜景。1000多年后的洛河之滨,一年一度的牡丹文化节,满城国色天香依然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游客的脚步,男女老幼流连忘返……

    这一朵浓缩了华夏儿女对繁荣、强盛、幸福、美好不懈追求的花,如今已是千年帝都洛阳的一张城市名片。《国民之花 牡丹记忆》系列报道,为您讲述一朵花和一座城的不解之缘。敬请关注。

    核心提示

    “历代古籍里屈指可数的记载,文物残片中若隐若现的端倪,老蔡希望,自己的目光,能够拨开雾霭,寻找到牡丹成为‘国民之花’的真实答案……”纪录片《牡丹》中,这样叙述河洛文化研究会会长蔡运章的“困惑”。

    今晚起,由我市和央视纪录频道(中央台九套)联合摄制的四集高清纪录片《牡丹》,将于23:30在央视综合频道(中央台一套)《魅力纪录》栏目连续4天播出。

    “国民之花”,这一似曾相识而又深入人心的定义在纪录片《牡丹》中出现的时候,人们的思绪便随着动人的影像坠入记忆的长河。究竟是谁,成就了牡丹“国民之花”的美誉?洛阳之于牡丹,有何等意义?

    1 记忆深处的那一抹红

    脸上道道沟壑般的皱纹,记录着娄万太逝去的65个春秋。在他的记忆中,有一朵红色的牡丹花,让他印象深刻。

    几天前,老娄坐在周王城广场上刻有牡丹花的石凳上,把思绪拉回到43年前的1971年,位于洛河南岸的古城乡毕沟村。

    那个春天,那间只有几平方米的土坯房和一张破木床,还有“墙”上盛开的那朵红牡丹,是他新婚的见证。

    “说是面‘墙’,其实就是一块布。”老娄说着,笑了。布是娄万太赶集扯回来的,又花3分钱买了一包粉色染料。缸里放上染料,白布往缸里一放,浸水,变成粉红色。他把这块布用铁丝挂于木床外侧,成为一面“墙”。

    拜堂的前一天,娄万太把那面“墙”扯了下来,跑到同村的一位老先生家中,恳请画上一朵牡丹花,以求幸福吉祥。

    就这样,一朵盛开的红牡丹,映红了小两口喜悦的脸庞。如今,土坯房早已不在,而那一抹红色成为老娄心里永远的甜蜜。

    牡丹离我们有多远?您可能会说,儿时的那条床单上,绣着一朵牡丹花;他可能会说,奶奶的那个脸盆上,也有牡丹的芳姿;还有人会说,爸妈的结婚证上,盛开着一朵牡丹……

    漫步老城,胡同人家门楼上的牡丹雕饰芳容依旧;穿行马路,公交车身上的牡丹已成风景;百姓家中,牡丹装饰品随处可见……

    牡丹之于生活,如今已无处不在。

    或许,“国民之花”就来自于百姓生活。

    2 无法抑制的心中向往

    古玩城,文明和历史的浓缩之地。在这里,哪怕只是一枚铜钱,也能让你触摸到那段历史的跌宕起伏。

    前几天的一个周日,天子驾六古玩城像往常那样喧闹,李宏却在寻觅一段记忆的空白。在天子驾六古玩城门口一个摊位前,她停下脚步,几张旧IC电话卡进入视线,她攥在手心,如获珍宝。

    经过时光的洗礼,电话卡已失色不少,但上面绘制的牡丹花依旧怒放。李宏之所以收藏与牡丹有关的物件,与1983年的首届洛阳牡丹花会有关。

    今年54岁的李宏生于云南西双版纳,1968年随父母到四川彭州生活。“牡丹在中州,洛阳为第一;在蜀,天彭为第一。”彭州牡丹的芳容,让李宏对牡丹产生喜爱之情。

    1983年春,李宏随父母来到洛阳生活。当年4月,洛阳首届牡丹花会开幕。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她与这届牡丹花会失之交臂,这成为她心中永远的遗憾。

    后来,搜寻与首届牡丹花会相关的物件,成为李宏的一种心灵寄托,再后来,只要是与牡丹有关的物件都成为她收藏的内容。

    牡丹在人们心中的那份美好,又何尝只李宏一人有。

    2004年4月,对牡丹花情有独钟的山东姑娘陈倩第一次来洛阳旅游,就被雍容华贵的牡丹花折服。在洛期间,这位失去双臂、用脚作画的姑娘,画出了第一幅牡丹画。如今,陈倩已成为牡丹文化节的常客。

    2012年4月,新乡盲人小伙郝雷雷在我市数名爱心人士的帮助下,来到中国国花园,他抚摸着盛开的牡丹花,深埋在心底的“赏花梦”,终于实现了。

    …………

    牡丹之于心灵,有着不同的感人故事。或许,“国民之花”,就来自于你我内心深处。

    3 历史长河的不灭印迹

    “直到现在,我也没能对牡丹做深入考究,但从史料记载中,我或许可以读懂它。”蔡运章说,牡丹的繁衍生息,绕不过历史这条长河。

    牡丹,最早是如何从崇山峻岭走入寻常人家的?有限的历史资料记载,让学界至今尚无定论。然而,中国历史上最为昌盛的大唐,俨然成为这一问题的分水岭。

    众所周知,牡丹文化的兴盛始于唐代。盛唐仕女的颦笑间,无一不为我们展示着那个浪漫辉煌的时代,这个时代的女人们,开始不断思量着更美的标准。史学家定义,中国的市民文化由此走向繁荣。

    蔡运章介绍,就在这样的氛围中,人们产生了崇尚奢华、以肥为美的社会观念,色泽艳丽的牡丹花极大地冲击着人们的视觉,给人以观赏享受。由此不难看出,牡丹在开元盛世时期,就已经走入寻常百姓家。

    武则天贬牡丹到洛阳的传说世代流传,那株株牡丹,被爱花的洛阳人移栽于家中,东都洛阳由此变得姹紫嫣红。在经历了千百年的风云变幻和兴衰之后,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繁多的种类以及特有的富贵气质,让牡丹被称为万花之王,在全世界绽放。

    牡丹之于历史,兴盛于大唐已成共识。或许,“国民之花”,就来自于盛唐仕女的嫣然一笑。

    4 中国文化的深度思考

    2012年11月1日,高清纪录片《牡丹》在洛阳中国国花园开机。16个月后,《牡丹》亮相央视纪录频道,牡丹,这朵盛开在国人心中的万花之王,再次深深拨动人们的心弦。

    “牡丹,它虽然没有国花的名分,却有着国花的影响力。”该片导演李侠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2012年夏天,创作之初,他与自己的团队就对牡丹有了“国民之花”的定义。

    呈现在观众眼前的200分钟的精彩影像背后,是制作团队的艰辛付出。当李侠接到拍摄《牡丹》任务的时候,“这个题材会意味着什么”成为他心中一时无法拉直的问号。

    牡丹历经千年变迁,早已融入中国人的生命之中。衣食住行,生老病死,乃至精神世界,大多数中国人的一生,都曾和牡丹有过交集。这便是牡丹作为“国民之花”的意义所在。

    牡丹的无处不在,成就了中国文化的一个符号。透过牡丹这一单一的文化现象,我们看到的是中国文化的整体面貌。它的发展到没落、复兴到传递,一直到今天,在全球经济文化一体化的背景下,它将何去何从?这是李侠的思索,也是纪录片通过牡丹这一表象呈献给观众对中国文化的深度思考。

    牡丹之于中国文化,值得探寻的还有很多。或许,“国民之花”,就来自于对文化的寻觅。

    无论是娄万太记忆中的那一抹红色,还是李宏心中的那段遗憾;无论是蔡运章对文物残片的考究,还是李侠对中国文化的深度探寻,都是牡丹在他们心中的地位体现。只有如此深入内心的力量,才会使一朵花成为国民的选择。

    究竟是谁,成就了牡丹“国民之花”的美誉?每个人的解读,或许都只是答案的片段。

下一篇4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

≡ 聚焦河洛 ≡

≡ 亲子教育 ≡

≡ 公益慈善 ≡

≡ 房产家居 ≡

≡ 汽车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