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 平
“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
重回西柏坡,重温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进京赶考”的历史,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党再次发出“赶考”号召:“要继续把人民对我们党的‘考试’、把我们党正在经受和将要经受各种考验的‘考试’考好,努力交出优异的答卷。”
振聋发聩的时代之声,响彻大江南北。
来自河洛大地的回音掷地有声:
“本届市委有勇气、有决心迎接这次‘大考’,一定考出好成绩,不辜负全市人民期望,真正把洛阳建设成名副其实的中原经济区副中心城市。”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但共产党人的“赶考精神”永不过时。当时代再一次把机遇和挑战一并交给洛阳时,洛阳在“赶考”路上凝心聚力、砥砺前行——
去年下半年以来,洛阳通过强力实施开放招商、服务企业、优化环境等三大举措,全市经济运行出现了很多积极变化。在区域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确立了建设名副其实的中原经济区副中心城市的奋斗目标,明确了建成中原经济区重要增长极、文化示范区、最佳宜居地、开放创新城的发展定位。
这,无疑是一场新的“赶考”!
“考题”,是为民,是务实,是发展;
“考生”,是党员,是领导,是干部;
“考官”,是实践,是历史,是人民。
对于洛阳来说,这场“赶考”不亚于以往任何一次闯关夺隘。
洛阳,总体上正处于爬坡过坎、攻坚转型的关键阶段,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推进改革创新、全面对外开放、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关口,速度不够快、质量不够高、效益不够好、后劲不够足,推动科学发展的任务还很艰巨。
今年,是洛阳实现经济形势根本好转的攻坚之年,但同时也可能是洛阳经济社会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国内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促改革、惠民生等面临很多困难。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洛阳能否找到并走好自己的发展道路?能否始终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能否加快建设名副其实的中原经济区副中心城市?
“赶考”,考量着党员干部的担当:洛阳在工业、科技、文化、生态等方面有着其他城市难以比拟的资源优势,但为什么我们的发展速度竟一度名列全省倒数第二?为什么一些好项目在我们这里迟迟落不了地?为什么一些优秀人才在我们这里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省委书记郭庚茂曾经一针见血地指出,从发展的整体情况看,洛阳的干部存在“干事创业劲头不足”等问题。“干事创业劲头不足”,就是还没有具备强烈的“赶考”意识,还没有把自己肩负的责任与洛阳的发展画等号!
65年前“进京赶考”前的那段对话,至今声犹在耳。周恩来说:“我们应当都能考试及格,不要退回来。”毛泽东说:“退回去就失败了。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
今天的洛阳,同样面临一场“大考”,同样退无可退,唯有切实强化“赶考”意识,以必胜的信心和决心,勇于担当、敢于攻坚、善于干事,努力考出好成绩,决不辜负上级的重托,决不辜负人民的期望!
“赶考”,一个“赶”字,道出了“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道出了“干部不是动力就是阻力”的辩证法。
我们再不能无动于衷、麻木不仁了,再不能坐而论道、纸上谈兵了,再不能虚功多、惰性重了,必须牢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责任担当,必须强化坐不住更等不起的危机意识,必须遵循“做正确的事,把正确的事情做正确”的发展逻辑。
我们要拿出逢山开路的闯劲儿,要拿出甩开膀子的干劲儿,要拿出久久为功的韧劲儿,要拿出勇毅笃行的稳劲儿,要拿出众人拾柴的心劲儿,抓好开放改革、产业升级、盘活资源、改善民生等重点工作,提速增量、提质增效,早日把洛阳建设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原经济区副中心城市。
“大考”催人奋进,“赶考”不容懈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