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柔捡金珠等候失主 插图 李玉明 |
|
《论语》载:孔子的学生宰予请教孔子,“有仁德的人,假如告诉他井里有个仁人,他会追随仁人跳下去吗”?面对这个两难问题,孔子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对误解甚至歪曲仁的思想行为进行了批判:“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君子可以摧折却无法陷害,可以欺瞒却无法愚弄。”他认为仁德之人不是愚蠢之人,是不能被陷害和愚弄的。这个问题本身就是对仁者的嘲弄,如果跳下井去,说明他很愚蠢;如果不跳下井去,说明他不是仁者。
宰予请教的这个问题,并不是随意说的,因为他不敢和孔子开玩笑,更不敢刁难孔子,他是根据社会现象总结出来的,或许就是他曾经遇到过的难堪之事。
毋庸讳言,人人都希望别人对自己仁爱,但并不是人人都理解仁爱的内涵和境界,在实际生活中,确实有人把仁爱的人看作蠢人进行奚落、讽刺甚至刁难、欺骗。而真正理解了仁爱内涵的仁人,是不会被这些非议左右的,他们按照自己的思维模式为人处世,追求的是俗人不能理解的境界。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辑录了许多超凡脱俗的仁者,他们的所作所为异于常人又超乎常人。
其一,好行仁德,不图回报。这类人做好事善举不是为了赢得美名,而是出于天性。南北朝时,南朝人严植之好行仁德,在山中见一病人卧倒路旁,不能说话,就把此人抱回家诊治,日夜照料,六日后此人死去,他又购置棺木安葬,始终不知此人何方人氏,姓甚名谁。严植之撑船在湖中行走,见一病人躺在岸上生命垂危,他上岸询问缘由,此人答:“我家在荆州,拉纤为生。船行至此得了重病,船主弃我而去。”他将此人载回治疗,一年后痊愈。此人感念严植之大恩,愿终身为奴,严植之赠予此人钱粮,送其回家。
其二,宽以待人,谦让不争。这类人总是以仁爱之心原谅别人;如遇利益竞争,又总是谦让而退。南北朝时,南朝宋人沈道虔自小仁爱,有邻人偷窃他家菜园里的蔬菜,他回家时正好看到,就赶紧躲藏起来,以免此人尴尬。一邻人偷窃他家屋后竹笋,他制止道:“我想让这片竹笋长大成林,你且不要拔除,我有更好的竹笋送给你吃。”于是买了又大又鲜的竹笋送与此人,此人惭愧不受,他把竹笋放在此人院内而归。沈道虔家境贫寒,经常到田野里拾取稻穗之类谷物食用,有同行者与他争抢,他讲道理而此人不听,于是把拾取谷物全部送与此人,空手而归。此人日后感悟,终生称沈道虔“居士”。
其三,虽富而俭,慷慨助人。这类人通常比较富有,但衣食住行非常简朴,帮助别人却阔绰大方,不计钱财。南北朝时,北齐人卢叔彪为乡里首富,家有粮米千石,每至春夏,乡人无粮者,就让其到家里自行取用;而到秋收还粮时,又任凭乡人所为,不问还多还少。卢叔彪后来入朝为官,因为家人众多,就造一大屋,吃住都在里面。史学家魏收编纂《北史》时,到他家访问洛京旧事,他挽留魏收吃午饭,魏收说“劳您破费”,就同意了。片刻,饭菜上桌,只有粗糙米饭,水煮青菜,木碗瓦器,每碗菜仅两三片肉,卢叔彪及家人,一与此同。
其四,奉行道义,不贪钱财。这类人视道义高于钱财,不义之财,分文不取。南北朝时,北魏人赵柔以德行才学闻名天下。一日,他在路上捡到一串金珠,待在原地半日等候失主认领,直到失主寻来,他才离去。他家存犁铧上百,与其子善明到市场贸易,与买主谈定价值二十匹绢。即将交易时,一商人知其价值,愿出三十匹绢买下,善明想卖与此人,赵柔道:“与人交易,一言便定,岂可以利动心!”遂以二十匹绢卖与原主。
这些人愚蠢吗?如果有人认为他们愚蠢,那只能用孔子的一句话奉送:“道不同,不相为谋。”思想境界不同,看问题的角度自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