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6版:洛阳·财经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私房菜馆乐了“吃货” 愁了监管
自创卫浴品牌 网上销售火爆
新购电动自行车 咋就耗电那么快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14 年 7 月 11 日 星期    【打印】  
家庭式服务、个性化特色受追捧,但隐身小区形成监管空白——
私房菜馆乐了“吃货” 愁了监管
绘制 雅琦
    编者按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市有大小2万多家餐饮企业,从业人员超过10万。随着“节俭风”“光盘行动”深入人心,餐饮业逐步回归理性并出现了不少新现象:家庭式私房菜馆走红,中式快餐异军突起,餐饮门店从街边挺进城市综合体等。今起,本报推出“关注餐饮市场新变化”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核心提示

    近两年,开在居民小区、写字楼中,以家庭式体验为招牌的私房菜馆迅速增多。这类小餐馆凭着温馨、个性化等特色,颇受上班族和年轻白领青睐。

    1 私房菜馆数量猛增

    2012年年底,陈燕在古城路附近一个小区内租了一套四室两厅的房子,开始经营私房菜馆。“起初,那栋楼里只有一家私房菜馆,现在已增至3家。”陈燕说,去年以来私房菜馆数量猛增,生意也越来越火,有时需要提前一天预订。

    目前在市区不少写字楼和小区内,都能见到私房菜馆。特别是新区太康路、政和路、滨河路等附近的小区,因有不少闲置的大户型房屋,成为经营者开设私房菜馆的首选区域。

    业内人士表示,投资与运营成本低是私房菜馆数量猛增的一个主要原因。

    “我租了一套170平方米的房子,每月2000多元租金。除房租外,就是两个厨师、一个服务员的人工成本以及食材的成本。”一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私房菜馆老板说,投资不到10万元,哪怕亏本也没多少损失。如果在街上开一家餐馆,投资动辄要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

    2 “家的味道”受“吃货”青睐

    与街边的大众餐馆相比,私房菜馆不设置户外广告牌,吸引顾客靠的是口口相传,消费者大多是回头客。陈燕说,她开店之初,只有一些朋友来吃,后来朋友又介绍来了新朋友,渐渐形成了一个稳定的顾客群,主要以上班族和年轻白领为主。

    被朋友戏称为“吃货”的杨阳,经常和朋友在私房菜馆聚会。“布置得别致、温馨、有特色,而且还有家的味道。”杨阳说,因为受房屋面积的限制,一般的私房菜馆最多同时接待三四桌客人,环境比饭馆安静。另外,私房菜馆厨房是开放式的,消费者可以清楚地看到做菜的过程。选用的食材都是根据订单当天采购,很新鲜。

    3 监管是空白 市场待规范

    目前对私房菜馆的监管还处于空白阶段。根据《物权法》相关规定,小区内业主在未征得周围住户同意的情况下,私自在住宅内开设私房菜馆,其他住户有权利进行起诉,但并未绝对禁止此经营行为。

    采访中记者发现,目前我市多数私房菜馆没有办理卫生许可证、工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部分经营者提供的消费凭证也是通信类公司的发票。由于其经营场所多在小区内,比较隐蔽,相关职能部门很难监管。

    市河洛餐饮文化研究会会长陈玉田介绍,私房菜起源于清末民初。一些大户人家邀请亲朋好友定期来聚会,赋诗、品酒、品菜,比较有名的有孔府菜、谭家菜等。

    “目前,一些私房菜馆做的就是大众菜,和真正意义上的私房菜相差甚远。”陈玉田说,长远看,这类私房菜馆的发展有一定局限性,毕竟其客源有限,如果菜品不及时创新,会出现开店快、关门也快的情况。

    也有业内人士表示,这种家庭式私房菜馆有一定的市场需求,建议政府加强监管,使私房菜馆逐步走上合法经营的道路。 本报记者 戈晓芳

下一篇4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

≡ 聚焦河洛 ≡

≡ 亲子教育 ≡

≡ 公益慈善 ≡

≡ 房产家居 ≡

≡ 汽车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