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理后的古沉船 |
|
加固吊装 |
|
吊装现场 |
|
古沉船“走过”白马寺 |
|
安放在回洛仓遗址 | |
本报记者
常书香 通讯员 程召辉/文 曾宪平/图
核心提示
8月2日13时10分,随着两台百吨位吊车同时起吊,整体打包后总重50吨的“洛阳一号”古沉船从板车上被缓缓吊起,准确无误地放置在隋唐洛阳城回洛仓遗址博物馆的空地上。至此,“洛阳一号”古沉船整体搬迁顺利完成。
据相关专家称,“洛阳一号”古沉船的制造工艺及保存状况,在中国古代船舶史上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此次搬迁为中国内陆古沉船难度最大的整体搬迁。
1 不到20公里的搬迁之路,走了3个多小时
2日早晨6时,记者赶到偃师市首阳山镇义井村洛河岸边的古沉船搬迁现场,看到经过种种加固措施后被放在一个钢结构箱体内的古沉船安静地“躺在”河道内。箱体长达20.55米、高约2.3米、宽约4.3米,重50吨。远远看去,就像穿了一身“铁甲外衣”。
8时05分,两台吊车开始互相配合作业,在4根钢管和两组V字形钢绳的共同用力下,捆扎好的古沉船被吊起。沉船很大,为防止吊装过程被损坏,经1个小时的吊装,船才被安稳地放在板车上。
为确保运输安全,文物部门还专门在河道和河堤之间修了一条路,并垫上鹅卵石以增加路面强度,方便平板车通行。9时15分,一台大型铲车牵引着板车,把古沉船从河道托运至岸上。
为保证整体搬迁万无一失,从河岸到古沉船“新家”,总长19.6公里的路程,板车走了3个多小时。
2 中国内陆难度最大的一次古沉船整体搬迁
“洛阳一号”古沉船船体大部分保存较好,但历经300多年的风雨侵蚀,其主体结构已经腐朽,且有多处部位残缺,考古人员对沉船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和保护。
在此之前,洛阳还没有古沉船保护的相关经验,如何保护、搬迁及后期修复这艘古沉船,都面临着极大的考验。
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史家珍介绍,从国内内陆古沉船的搬迁情况看,此次古沉船搬迁是我国内陆难度最大的一次整体搬迁,“洛阳一号”的保护、加固、搬迁难度非常大,前期做了两个多月的大量准备工作。
史家珍介绍,因古沉船所处的地理环境较为恶劣,容易遭遇汛期,经专家多次论证,就地保护不现实,最终确定异地搬迁保护方案。其中包括沉船船体的防腐防霉杀菌和加固处理、沉船的现场加固施工和吊装施工及运输施工。
泉州海交馆研究员李国清说,为确保古沉船所处环境与原有埋藏环境相近,对其实施了控温、控湿、避光等措施,还对其进行渗透加固、表面封护等以提高沉船对环境的适应能力,降低保存环境的变化对沉船造成危害。
为防止古沉船船体木质快速脱水,考古工作人员用高分子材料对船体多次喷涂,进行化学保护,再采用防霉杀虫杀菌剂,防止船体进一步腐朽和滋生虫菌。最后,用高分子材料与天然树脂、特种纤维材料对船体内外进行封护和加固,避免船体与包装加固材料直接接触。
3 加固吊装,创下“洛阳经验”
“洛阳一号”古沉船材质朽脆,如何将这件珍贵文物完好无损地从挖掘现场吊出,装车、运输至专用保护场地,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沉船现场加固显得非常重要。
史家珍说,首先按照船体外形轮廓制作槽钢支架,在槽钢内侧与船体之间,使用木板进行防护贴合,再用特制的螺丝进行连接。根据船体总长度,整体采用20多个钢木构件对船体进行加固,矫形。
“由于沉船遗址位于河滩,下方为松软泥沙结构,为防止船体下沉,在船底下部、南北两侧各挖五个基坑,基坑深度达2.5米,并用多根钢管进行焊接,填充木板,制作一个‘工’字结构钢架。”史家珍介绍。
钢架被固定在基槽后,挖去船体底部的泥沙,对船体底部进行清理及防护。底梁下用方钢十字拉撑,焊接加固,然后插入木板固定在底梁上,置换底板。用木板依附于船体外形进行封护,在木板与船体之间用聚氨酯发泡剂进行填充,使船体与外包装保护材料形成一个整体。
史家珍说,由于沉船船体北高南低,还需要进行船体校正,校正平行后,在底梁四周,焊接“人”字形梁,使底梁框架与“人”字形梁形成一个牢固箱体,在“人”字形梁的上部,用圆钢进行焊接提梁,在箱体周围用木板包装,顶部木板固定在上部角铁上面,整个“打包”工作才算完成。
武汉理工大学造船史研究中心研究员何国卫评价,我国发现的不少古沉船,包括山东菏泽、天津、安徽柳孜、江苏扬州、浙江宁波、河南安阳等地,不少采取散架拆卸之后异地拼装,甚至锯掉一部分进行搬迁,很难保证复原过后造船工艺的原始性。
“古沉船发掘的最大价值在于确保船体本体不受损害。‘洛阳一号’古沉船的整体搬迁环境不好,难度大,创下了我国内河古沉船整体搬迁的‘洛阳经验’,对今后的古沉船整体搬迁提供了重要借鉴。”何国卫说。
4 将建专门场馆进行全方位保护和展示
何国卫说,“洛阳一号”古沉船从体量、保存完整程度以及船体某些特殊结构上看,在中国古代船只中实属特例,船体保存较好,结构清晰,特点很多。
“从结构上看,它是内陆漕运河道中的客货运输船,对了解古代船体结构、建造工艺、木料的选择以及内陆运河内船体与海洋船体结构对比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这艘沉船的发现,证明了洛阳盆地内陆人工漕运渠道的存在,对大运河洛阳段是有力的证明,对研究古代洛阳内河漕运起到了深远的影响。”何国卫解释。
史家珍说,古沉船现在回洛仓遗址博物馆只是临时性保护,今后将在回洛仓考古遗址公园二期建设中,专门规划设计沉船保护展示场馆,规划沉船保护修复展厅、漕运史展厅和多功能报告厅三个功能区,并使用环境综合管理系统、药剂喷淋系统、3D弧面融合大屏展示等多项先进技术,对沉船进行后期保护、考古研究、展览和公众考古,最大限度地发掘其价值。
相关链接
“洛阳一号”古沉船
2013年9月,偃师市首阳山镇义井村48岁村民王根生,在自家附近的洛河滩察看玉米地时,发现中州渠的一条退水渠因夜里涨水决口冲出了一艘木质沉船。
这是首次在洛阳发现的比较完整的古沉船,深埋地下约4米,南距洛河约50米,北距洛河堤约百米。历经数月考古发掘,古沉船浮出地面。船身共有13个大小不一的船舱,全长20.15米、最宽处约3.4米、高约1.4米。根据碳十四的初步测年,考古人员认为这艘沉船的年代应当有300多年。船内覆盖了大量青膏泥,还有凿子、斧头等修船工具。这艘沉船从体量、保存状况以及制造工艺和船舶特点等方面看,在中国古代船舶史上都令人关注,沉船的发现更是隋唐大运河洛阳段兴修、沿用的力证。
(常书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