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是龙门石窟营造的黄金期。从唐太宗开始,经唐高宗、武则天,到唐玄宗,110余年,龙门石窟都处于大规模施工状态,造像约占全石窟的2/3。石窟艺术在岁月流逝中承袭、演变,留下了历史的烙印。北魏云冈石窟造像,粗犷、威严,给人一种神秘感;北魏龙门石窟造像,却具有秀骨清姿、潇洒飘逸的特色。到了唐代,龙门石窟的造像则更加写实、自然,富有人情味。如唐朝的护法天王,就是以本朝的高级将领为模特塑造的,而菩萨造像面容姣好、体态健美、风姿动人,是因菩萨的形象是以妃嫔姬妾与伶伎为模特。
传说,门神就是唐太宗造出来的。有段时间,他常夜惊。秦叔宝和尉迟敬德“戎装立门外以侍”,他乃安寝。后来,他命画工图二人形象,悬于宫掖之左右门,这便成了门神。唐太宗手下大将李靖武功高强、德才兼备,后被人演绎成“托塔李天王”,与佛教中的四大天王之一多闻天王相似。
和北魏一样,龙门石窟的窟龛造像大都是为先人祈福而建的。如宾阳南洞在北魏未完成,在唐朝,由唐太宗的第四子魏王李泰为其母文德皇后祈福而续建。而闻名中外的窟龛奉先寺,是唐高宗为其父太宗祈福而兴建。
据载,咸亨三年(公元672年),唐高宗敕建奉先寺,武后“捐脂粉钱二万贯”。奉先寺是龙门石窟中规模最大、造像艺术最精湛、最具代表性的石窟。它依崖排开9尊大佛,气势瑰丽而磅礴。主尊卢舍那高17.14米;伽叶、阿难二弟子高10米;文殊、普贤二菩萨高13米多;两天王、两力士均高10米左右。整座佛龛,主次有别、刚柔并济、显示出皇家石刻的恢宏气派。从另一角度看,又像古代皇帝临朝执政场面的神化。众佛、众供奉人众星捧月,卢舍那俨然古代帝王。
按佛教解释,卢舍那即释迦牟尼。他面容丰腴饱满,细眉修长,姿态庄严肃穆而敦厚睿智,又有女性的柔美。有人说,卢舍那就是武则天的形象。这是有依据的。据《大卢舍那佛龛记》载:“实赖我皇,图兹丽质。”而以皇帝本人的形象去造佛像,历史上早有先例。如北魏文成帝“诏有司为石像,今如帝身”。古阳洞中释迦牟尼造像,有北魏孝文帝之“丽迹”。奉先寺竣工之日,武则天亲率文武百官参加卢舍那的开光仪式,并在伊水东岸礼佛击鼓奏乐,至今这里尚留擂鼓台。卢舍那的形象被海内外众多信佛者所仰慕,唐天宝二年,日本国圣武天皇依照龙门卢舍那模样,在国都奈良东大寺铸造了一尊重500吨、高15米的金铜卢舍那佛像。
唐代龙门造像斑斓多姿,各具千秋。
万佛洞因洞内满刻15000尊佛像而得名,这是龙门石窟中单个造像最多的洞窟。该窟顶雕一莲花藻井,周边刻一圈楷书大字:大唐永隆元年十一月卅日成 大监姚神表 内道场运禅师 一万五千尊佛龛。据考证,此窟是沙门智运为唐高宗、武皇后做功德而开凿。
摩崖三佛龛是龙门石窟规模仅次于奉先寺的第二大造像窟龛。从布局看,这里供奉的是“三世佛”,即过去佛燃灯佛、现在佛释迦牟尼、未来佛弥勒。通常,三世佛都是以释迦牟尼居中,而这里是弥勒居中。原来,此窟龛是武周时期所凿,武则天宣称自己是当今弥勒,就要突出弥勒至高无上的权威。龙门石窟以弥勒为本尊的洞窟有千佛洞、极南洞、擂鼓台等。
看经寺是龙门东山最大的石窟。该洞最精妙之处在于29尊高浮雕罗汉造像。他们均高1.8米,被巧妙地安排在一条半环形装饰带上,构成一个行进队列,似乎在举行一场肃穆的宗教仪式。据说,此为“西土传法29祖”(一说28祖),最后一位就是中国禅宗的始祖菩提达摩。
香山寺是座寺院。据记载,唐代印度僧人“无疾而终”,梁王武三思上奏,“请置伽蓝”,武则天准奏并命名“香山寺”。于是,此寺乃成,“危楼切汉,飞阁凌云,石像七龛,浮图八角”,巍峨壮观。
武则天常到香山寺幸游,甚至“御石楼坐朝,文武百官执事班于外而朝焉”。《唐诗纪事》中还有一段“香山寺赋诗夺锦袍”的佳话,说的是武则天游此地,命群臣赋诗,先成者赐给锦袍。左史东方虬诗成,先得了锦袍。宋之问诗虽晚成,但文理兼美,左右莫不称善,武则天命把赐予东方虬的锦袍收回,复赐予宋之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