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寇北锁书法作品 |
|
寇衡画作 |
|
寇兴耀、蒋芸画作 |
|
寇北辰书法作品 |
|
寇北锁 |
|
寇北辰 |
|
寇衡 |
|
寇兴耀 | |
诗书传家长
洛阳人素来注重文化传承,老城寇家代代书声琅琅、翰墨飘香,在洛阳早已声名远播。寇家老宅位于老城区东南隅中和巷的偏北头,清末便居于此。
父亲虽然经商,但非常注重对寇北锁、寇北辰兄弟俩的教育,白天安排两人去洋学堂上学,晚上则请私塾先生教习国学。抗日战争时期,洛阳沦陷,寇家避难孟津山村,仍延请先生,给众多避难的孩子传授国学知识。乱世烽火不弃诗书,让兄弟俩从传统文化中受益良多,也多有建树。
寇北锁长期在瀍河回族区从事教育和地方志编撰工作,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他自己编印书法教材《小学描红本》,在豫西不少学校得到推广;长期在《洛阳日报》等媒体开辟专栏,介绍民俗、书法知识。现为瀍河回族区书协名誉主席、老城区书协顾问,是河南省首位书法教育教研终身成就奖获得者,著有《寇北锁作品选集》《寇北锁作品续集》。
寇北辰虽然大学学的是土木工程专业,后在建筑设计院、发电设备厂工作,但喜爱文史、书法、民俗。他是全能型书法家,主攻汉隶,同时精于行楷魏,风格既有魏碑奇肆峭拔、浑穆凌利之气势,也有自己沉静匀称、俏丽飘逸之美妙;亦是民俗学家,精通京剧,擅长胡琴。现为河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著有《洛阳老话》《厚积斋随笔》《寇北辰书法集》等。
一门书卷气
文化传承,非一朝一夕之功。寇北锁的小儿子、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寇兴耀回忆说,他上小学时家里没有纸供练字,父亲就去邙岭上挖回红土,和成泥汁,让用粗羊毫笔蘸了在砖上练大楷,用排笔在地上学写美术字。兄妹几人兴趣不同,父亲因材施教,选用不同的字帖,讲写字讲做人。事情已经过去四五十年,他仍对此记忆犹新。
寇北锁的二儿子寇衡长于绘画,尤擅人物画,工笔写意兼容,不仅长期专注历史题材的写意人物画,还创作了大量反映豫西风土人情的工笔画,生活气息浓郁,时代特征鲜明,现为市书画院副院长。早年,他耗时近10年为《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创作600幅工笔画,其间停了自己的手机,闭门专心作画,一度让朋友以为“失踪了”。
近年,寇衡在倾力创作以隋唐大运河、丝绸之路为主线的《大唐洛阳盛世图》。为精准重现神都洛阳的盛况,他不仅翻阅大量史料,通过唐俑、墓葬、壁画等综合了解唐代服饰的特征,还前往丝路沿线的草原、戈壁实地走访,目前已创作至第七稿仍未停笔。
寇兴耀长期在洛阳日报报业集团工作,痴迷写作、书画、摄影、篆刻,好寻访名胜。2006年,他参加央视“重走玄奘路”活动,历时40天行程万余公里,足迹遍布我国西部以及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等国,不仅发回大量文图报道,还编著出版近20万字的《追随玄奘看西域》一书。去年,他创办了洛阳作家书画院,为书画爱好者搭建起交流平台。
在家庭浓浓的书香熏陶下,寇家后辈也不甘落后。寇衡之女寇莹、寇兴耀之女寇玺都痴迷读书、写作,擅长书画,常有作品见诸报端。
墨韵香洛阳
此次展出的168件书画作品,书法类涵盖真、草、隶、篆四体,国画则山水、人物、花鸟皆有,充分体现了寇家深厚的文化底蕴。寇家的书画家们普遍能写能画,追求画外功夫,作品含义深刻,富有韵味。
今年4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评选首届全国“书香之家”,洛阳四个家庭获此殊荣,寇家名列其中。在昨天的开展仪式上,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新局有关负责人向寇家颁发了“书香之家”荣誉证书和牌匾,洛阳市艺术研究院赠送“墨韵流长”牌匾。泰国泰中艺术家联合会会长蔡义批先生专程发来贺文。
86岁的寇北锁老先生接过“书香之家”牌匾后,与会的300多位各界人士纷纷鼓掌表示祝贺。寇北锁老先生应邀题字时,欣然写下“自强不息”四个大字。
而说起诗书传家的心得,82岁的寇北辰老人思索片刻,给出良言:“读书就是让人知道对错,让你的人生永远走正道。”
亲近书香,醉心文化,终将获益匪浅。诚如斯言。
本报记者 郭宁康 鲁博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