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晾晒牡丹种子 |
| 财经视点栏目由龙门壹号协办 |
|
核心提示
近年,我市油用牡丹种植发展迅速,目前面积已有9万亩。今年我市又提出“油用牡丹与观赏牡丹并重”。眼下正值油用牡丹起苗、种植期,记者走访发现,相对于上游的育苗、种植产业规模逐步扩大,下游加工产业发展滞后,油用牡丹全产业链仍有待完善。
1 种植油用牡丹效益可观
近日,在位于宜阳县高村乡王眷村的百亩油用牡丹育苗基地,农户正在栽种牡丹,还有一些牡丹种子正在浸泡或晾晒。
该基地的经营者叫赵战营,今年30岁。他从2011年开始种植油用牡丹品种——凤丹,并将两三年生的种苗从地里起出卖给种植户。
“以前以为牡丹只能看,没想到牡丹籽还能榨油,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赵战营说,之所以选择这个行业,正是看中了油用牡丹的广阔发展前景。
“从收益上也能看出油用牡丹生产是朝阳产业。”赵战营说,油用牡丹每亩可育苗13万株以上,2012年每株种苗售价0.15元,每亩收入约1.95万元,除去人工、化肥等成本,纯利润约有1万元。而今年,每株油用牡丹种苗根据大小不同售价涨至0.25元至0.35元,平均每亩纯利润有2.2万元。
“收入节节高,我今年准备投资再种500亩。”赵战营兴奋地说。
2 油用牡丹加工企业不多
近年,随着牡丹籽油的营养价值逐渐被人认知,油用牡丹产业发展也日益被重视。今年我市提出,今后一段时间,发展牡丹产业须坚持观赏类商品牡丹与油用食用牡丹并重、规模与质量效益并重的原则,突出抓好油用牡丹基地生产和加工。
市牡丹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2010年开始大力推广油用牡丹种植,当年全市种植面积只有五六千亩,到2011年发展至4.87万亩。如今,全市牡丹种植面积达12.25万亩,其中油用牡丹有9万多亩,发展势头十分迅猛。
然而,由于油用牡丹在种植前3年几乎不能结籽,不少种植户对需要熬过“只有投入没有产出”的时段心存顾虑。而用于榨油的牡丹籽产量不足,也是不少人对油用牡丹加工投入谨慎的原因。
一名从事油用牡丹加工的企业家坦言,这几年加工的牡丹籽,有九成需要从外地收购,“原材料不足,我们也不敢大批量投资生产”。因此,近年我市油用牡丹育苗、种植等上游产业规模逐步扩大,下游加工企业却仍然不多。
3 产业发展期待龙头带动
我市提出,对牡丹深加工龙头企业用于深加工项目建设和牡丹种子、花瓣收购等原材料购进的银行贷款,给予4%的年利率贷款贴息,单个项目年贴息总额控制在100万元以内,原则上连贴3年。
除了在政策上给予奖补,我市目前正在建设牡丹产业集聚区深加工园区和花卉交易物流中心,以发展油用牡丹的标准化生产,将我市打造成区域牡丹花卉及深加工产品交易集散地。
有关专家表示,我市应培育或引进实力雄厚的龙头企业发挥带动作用,从而形成品牌效应,使油用牡丹种植面积扩大带动深加工发展,实现种植—加工—销售产业链的完善。
目前,全国应用软件开发集成龙头企业亿阳集团已与我市开展合作,发展牡丹产业。该集团将在洛阳构建高标准牡丹科研基地并设立公司,建设标准化牡丹种植和深加工基地,重点开发牡丹籽油,打造知名品牌。
本报记者 郝洋 通讯员 韩孟伟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