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10版:读 家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洛阳作家群呼唤领军人物
51 国家群与“国上之国”
《纽约客》故事集Ⅱ:你会找到我的地方
以质朴之笔 奏爱国华章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 年 10 月 28 日 星期    【打印】  
每日连载
51 国家群与“国上之国”
    如前所述,无论是对金属等重要资源开发的扩张势头、青铜礼器和兵器的制造工艺,还是都邑的庞大化、宫室建筑的形制布局,在诸多的方面,至少二里头晚期到二里岗时代的中原王朝(或称早期国家、早期王朝),更多地显现出一种连续发展的态势。考古学文化的聚类分割或可能的王朝更替都没有导致这一总体趋势的断裂。关于对铜矿等金属资源开发的话题,让我们放到考古材料更为丰富的二里岗时代再展开。

    那么,中国学界近年常用的“早期国家”的概念,能否完全诠释以二里头为开端的中原王朝崛起于东亚的意义?以王都为顶端的如此巨大、复杂的社会,能否称为单一的“国家”?古文字学家早已指出早期王朝的地域统治并非稳定不变,周边政治集团时服时叛,那么当时的社会模式究竟如何?

    日本学者黄川田修博士在整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概括出从二里头时期到春秋时代以王都为顶端的早期王朝社会统治结构的三个特点:

    一、“早期王朝”绝非单一的国家。它是由无数的诸侯国构成的“国家联盟”,应总称为“国家群”。王室与各地诸侯均有自己的国家,而各地诸侯所统治的社会对于王室保持一定的独立性。

    二、各国家的聚落群都可见一定的阶层结构,即“大族邑—小族邑—属邑”,总体上构成“邑制国家”。

    三、早期王朝并非如战国时代出现的那样高度发达的中央集权社会。

    早期王朝在统御各诸侯之际,可用的政治手段以宗教仪式为主,而二里头时期形成的“礼乐文化”在该仪式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商(殷)、周以及传说中的夏,都是以礼乐作为纽带由邑制国家群组成的共同体。”

    美国匹兹堡大学的许倬云教授在英文版《西周史》一书中,曾将西周王朝及其在黄河、淮河、长江流域分封的诸侯群总称为“周系国家群”,但后来的中文版做了改订,把每个国家都称为“华夏国家”。黄川田修采用许氏之说并加以修正,将二里头时期至春秋时代在黄河中游及周围形成的共同体称为“华夏系统国家群”。

    中国社科院王震中研究员则认为:“夏、商、周三代的王国,属于‘国上之国’,王国与邦国代表了当时国家类型的两种形态,而夏、商、周三代历史的特殊性之一也就在于中央王国与诸地域的邦国所存在的这种特殊关系。”认清这种关系,“不但有助于对当时国家概念的多层次的理解,也有助于加深对当时国家结构特殊性的认识”。

    如是,以“国上之国”为核心的“华夏系统国家群”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文明圈——华夏文明圈。

3上一篇  下一篇4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

≡ 聚焦河洛 ≡

≡ 亲子教育 ≡

≡ 公益慈善 ≡

≡ 房产家居 ≡

≡ 汽车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