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未见过比安卡、阿什莉、和尚塔尔,但我知道他们都是英年早逝,且命丧车祸。之所以知道这些,是因为我在路旁发现了他们家人给他们建起的坟墓。
坟墓很简易:立上一根木牌、十字架或者石碑,上面刻着逝者的名字、出生日期、死亡日期,摆上一束鲜花,还有的贴上了逝者的照片。
在南非,这样的路旁坟墓很常见。数据显示,每年南非大约有1.4万人死于车祸。人们为了缅怀逝者,在出事地点建起简易的坟墓,并常常去坟墓“看望”逝者。当然,这种现象绝非南非特有,在美国、英国、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等国,这种做法也很常见。有人说,路旁坟墓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当时路旁的一些神社是供过路人短暂休息并祷告和沉思的地方。戴安娜王妃在法国巴黎的阿尔马隧道遭遇车祸死亡,出事地点不远的“自由之火”雕塑便成为王妃“非官方”的纪念碑。
从简单到精致、从临时到永久,路旁坟墓已成为私人悲痛的一种公共表达方式。它们诉说着生命终结的故事。有的人见到它会顿足沉思生命的脆弱,并开始重视这些平日里不以为然的道路风险。所以,它的存在会带给人们一种警示。但同时,由于这些私人坟墓矗立在公共的土地上,也引起了广泛的争议。旅游城市的居民认为路旁坟墓煞风景,会使观光游客感到不舒服;更重要的是,路旁坟墓,包括花圈、木牌、十字架、墓碑等不仅挤占了空间,还很容易分散驾驶人的注意力,其安全隐患不容忽视。
美国的伊利诺伊州比较有创意,在逝者家庭支付一定金额的情况下,允许立上“饮酒勿驾”的标牌,并在标牌上用小号字刻下逝者的名字。南非的法律法规对路旁标牌和其他人工制品的质量和数量有严格的规定,国家公路局早就警告不允许个人再建立这样的路旁坟墓。不过,出于种种原因,现实中执法并不严格,如今南非的路旁坟墓依然屡见不鲜。
有时候,路过这些坟墓时,我会情不自禁地想象逝者家庭所要承受的悲痛。甚至联想,肯定还有人跟我一样,每每路过都要狠下决心:以后一定要注意安全。这不仅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活着的那些亲人……可是,高速公路上行驶一秒钟都容不得分神,看见坟墓而思绪万千的我显然已经被分散了注意力。那么,路旁坟墓到底是警示作用多一些,还是带来的安全隐患多一些呢?
这也许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对南非这样一个车祸高发的国家来说,下大力气降低车祸率的迫切性不言而喻。毕竟,车祸造成的死亡才是路旁坟墓存在的罪魁祸首。
(摘自《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