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金九银十”是商场等实体零售业的传统销售旺季。今年的9月、10月,商家热情依旧,不断开展各种促销活动,消费者的态度却显得有些冷漠。一些业内人士认为,“金九银十”如同缺少观众捧场的演出,已难现昔日辉煌。
1 促销活动多 效果不理想
“每年9月、10月是实体零售企业最重视的销售旺季之一,‘金九银十’期间能否成功冲量,对一家零售企业全年的业绩有很大影响。”我市一家家电卖场的销售经理孙辉说,从今年9月开始,店内连续开展了三四场促销活动,中秋节、国庆节假期的常规促销活动使得店内销售额出现一定量增长,但是整个9月、10月,总体销售情况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约10%。
做品牌服装代理生意的王若梅提起今年的“金九银十”也直摇头。她说,自己代理的品牌服装在市区大型商场中设有专柜,今年的秋季新品促销与中秋、国庆特惠等活动全都参加过,但9月产品销量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5%。从目前情况来看,10月的销量能与去年同期持平就已经不错了。
“为了在9月、10月冲业绩,公司开展的一次最大规模的促销活动花费了近10万元,但效果并不理想。”我市一家运动服装连锁店的负责人说,每当有促销活动时,店内客流量激增,但真正下单的人不多。一场促销活动下来,往年业绩增幅在30%左右,而今年还不到15%。
2 打折常态化 “含金量”不高
以往销售火爆的“金九银十”,为何会越来越落寞?有消费者认为,过去商家平日里打折促销活动较少,消费者也习惯于在每年的中秋、国庆等传统假期,趁着商家开展促销活动购买商品,因此才体现出“金九银十”的价值。如今,从年初到年末,无论中国传统节日还是西方的圣诞节、情人节等,商场都会有各种形式的促销活动,所以“金九银十”逐渐被人们忽视。
“商家提供的打折产品‘含金量’低,消费者并不认可。”市民王玉坤说,频繁的促销活动对消费者而言其实并不划算。以商场内的一些品牌服装专柜为例,每逢促销活动时,商家就会把一些热销的正价商品下架,换上一批旧款或不好卖的商品打折出售。如今的消费者越来越理性,面对这种“虚假”促销,又怎么会买账?
经常在网上网下搜罗特价服装、化妆品的冯茜茜说,实体商家的服务模式较为死板。以服装为例,如果消费者发现买到的促销商品有问题,想退货几乎不可能,最多只能按生产企业的保修规则维修;可是网上购物则不同,不仅可以送货到家,还能享受“7天无理由退货”服务。
3 创新服务模式 吸引消费者
“阿里巴巴能成功创造‘双十一’购物节,实体零售业为什么要守着‘金九银十’空兴叹?”洛阳商业联合会副秘书长付王鹏说,实体零售业商家要改变促销活动常态化的做法,没必要开展的活动要尽量取消,用省下的成本集中在9月、10月做“有力度”的促销。很多电商在“双十一”期间将平日里热销的产品打五折出售,以此带来回头客、二次消费,实体零售业商家也应该薄利多销。
除此之外,实体零售业经营者需要考虑的是如何真正做好贴心服务。我市已有个别家电卖场在今年9月推出了“7天无理由退换货”服务。其实这种做法就是在打亲情牌,用更贴心的服务让线上消费者重回实体卖场。
业内人士认为,市区各大商场所售的产品品牌、款式大同小异,如果靠打价格战吸引消费者,谁都占不到便宜,因此要创新服务模式。例如,我市一家大型连锁超市开设了网上商城,销售的产品与实体店相同,在“金九银十”等特定时段开展优惠活动;消费者消费满一定金额,商家还提供水果、蔬菜等商品免费送货上门服务。这样的创新做法能很好地吸引消费者关注,有效提升交易量。 本报记者 王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