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4版:加快建设名副其实的中原经济区副中心城市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阳光配送”为百姓提供放心药
10月27日至31日城市区扬尘治理检查情况通报
八面来风
打造友好型休闲观光农业
“螺蛳壳里”做出“大道场”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2014 年 11 月 4 日 星期    【打印】  
“螺蛳壳里”做出“大道场”
——浙江精细农业发展之路
    把菜种在“空中”,发展“私人定制”,从田间到餐桌的“新鲜配送”……人多地少的浙江,在“螺蛳壳里”做出“大道场”,探索出一条适合省情的精细农业发展之路。

    精细探索,浙江农业“开新花”

    浙江省第二次土地调查显示,该省人均耕地面积仅为0.56亩,约相当于全国人均耕地的1/3,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人均耕地0.795亩的警戒线。浙江省政府咨询委员会委员顾益康说,现实条件逼迫浙江农业走精细发展之路。

    把菜种在“空中”,“海归”叶凯锋认为,这种节约土地的现代农业符合浙江实际。在宁波市观海卫镇靠海的一块盐碱地上,叶凯锋的“富叶农场”里2个圆形大棚格外显眼。进入大棚,一根根竖立的“柱子”上长满了青菜,地上只有一些管子,引起参观者极大的好奇。“这是农场的立体栽培,竖立的‘柱子’里有6个喷头,不断输送营养液。”农场负责人章秀亮说。

    “现在搞农业,思路上要有创新,管理上要精细。我们立体栽培的温度、湿度、营养液输送等全是电脑控制的,2个大棚,1个人看着就够了。”叶凯锋说,大棚里1年轮种6次,加上菜种在“空中”,占地1亩的大棚产量相当于传统六七亩地的产量。

    跟着太阳种西瓜,给果蔬听音乐,牛栏咖啡猪栏茶吧……敢想敢闯的浙江人正通过精细探索赋予农业新期待。

    “私人定制”,多收岂止“三五斗”

    在绍兴嵊州,绿城投资的现代农业园区,根据线上“下单”情况,将新鲜的应季蔬菜配送到长三角地区的业主家里。这已成为绿城一项新业务,吸引了不少企业前来取经。

    正是精细化发展,让浙江台州的“忘不了”柑橘卖到每斤三四十元,而且供不应求。在精细化、品牌化经营之下,农业效益大为提升。正是逐渐提升的农业效益,让村里的务农者结构从“两个老人八颗牙”变为“一社一名大学生”,而这反过来又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

    “以精细化的生产过程来强化农产品的绿色、安全,这是很有潜力的朝阳产业。”在叶凯锋看来,谁在这个领域占据先机,谁就是未来市场的“宠儿”。在立体栽培的蔬菜卖到每斤10元之后,叶凯锋正谋划用手机APP精准营销自己的“空中”青菜,更精准、更智能、更细分地契合当前社会对安全优质农产品的巨大需求,抢占现代农业先机。

    浸淫在市场经济腹地的浙江农民已经嗅到这种商机,近年,闻名市场的龙井茶、山核桃、杨梅、柑橘、有机米,让务农效益大为提升。浙江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29年“领跑”全国各省区。

    高点“对标”,建绿色农业强省

    在浙江,梨子、苹果论个卖,山货土货每斤上百元早已不是新闻。在农业效益、精细水平稳步提升的同时,浙江瞄准农业发展潮流,高点“对标”,提出建设“产管并重促提质,安全放心美生活”的绿色农业强省,通过精细化引领,重塑“鱼米之乡”辉煌。

    “浙江经济发达、优质安全农产品有巨大的需求,所以我们搞农业的,就要走精细化之路,提供市场认可的产品。”浙江“忘不了”柑橘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冯贻法说,浙江不少务农者都意识到这一点,厚积薄发,正在这个一度被认为“落后”的产业中寻找机会。

    顺应来自农民的精细探索和建设绿色农业强省的目标,浙江农业结构正在历经战略性调整。农业区域布局由“小而全”转向“大而专”,农业产业结构由“平面式”转向“立体式”,农业发展空间由“封闭型”转向“开放型”,信息、资金、技术、市场等要素正加快向农业领域倾斜,曾经的农业“洼地”正变身为社会注目、资本青睐、人才创业的“高地”。 (据新华社电)

3上一篇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

≡ 聚焦河洛 ≡

≡ 亲子教育 ≡

≡ 公益慈善 ≡

≡ 房产家居 ≡

≡ 汽车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