咦兮,巍哉!大鹏凌宇,豪气贯云。心系苍生,笔点宏文。“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②。一记傲世,百韵咽音。千秋绝唱,万古拔群!
惜乎,幼年失怙,行吊茕寒。随母流荡,徙居长山③。叩典励志,拜师求贤④。划粥断齑⑤,诵经悟禅⑥。惊悉身世,饮恨难言。怅别市井,泣望河南⑦。遥履古道,撢简应天。俯牍长夜,和衣成眠⑧。哲论通达,文思超凡。祥符中第,柴门报雁⑨。胸怀社稷,履扬风帆。心系苍生,赋唱新篇。
若夫,赴任海陵,监官盐仓。修堤捍坝,旌举旗扬⑩。执锹督阵,迎风搏浪。协教南京,倾情梓桑。亲授五经,垂训八方。助学济困,举贤荐良。引鸿张翼,振业兴邦。荣进密阁,竞奉奏章。联拒废后,秉维朝纲。疏言廉政,图绘官场。西夏作乱,元昊称王。挂帅披甲,裁冗擢将。密谋帷幄,荣复北疆。赏罚明度,鼎固边防。首举新政,除弊更张。朝立“四谏”,声震三江。“条陈十事”,厚事农桑。佞宦失势,教化日昌。义田济世,恤饭度荒。子孙俱怜,仁德无量。谪赴寒塞,满目秋霜。移职青州,白发苍凉。生死无惧,凌辱何妨?病发任道,鹤驾异乡……呜呼!山河呜咽,朝野震荡。百官举哀,万众断肠。棺扶伊川,魂栖洛阳。冢守万安,灵佑田庄。松吟盛誉,鸟鸣吉祥。千秋祭祀,万古尚飨!
夫人无恒寿,何求长生?春华枯谢,秋木凋零。百岁碌碌,言行不立;六旬卓卓,道德可风。守节明道,恪执大义;忍辱澄怀,淡看功名。心系社稷,手扶苍穹。坦释恩怨,一任秋风。诗扬正气,文鉴豪情。永标青史,长留政声!
余尝思焉:芸芸众生,各怀其忧也,近无兵戈之虑,远有病老之忧,或国事牵忧,灾荒引忧,或杞人自忧,夜梦成忧,独无范公之“先忧”;济济名士,各抱其乐也,纵无声名之誉,亦有诗酒之乐,或自得其乐,与民同乐,或知足常乐,苦中作乐,稀有范公之“后乐”也。思出超凡之境界,身挺盖世之担当。品凝千古之高雅,德积万世之煌煌!
嗟乎!天地悠悠,圣贤几人?一峰独秀,警拔绝尘。文承屈子之绮丽,武比鹏举之精忠,德效仲尼仁爱,思步老聃之洞明。夫之谓其“好善恶恶”,半山奉之“一世之师”。褒词覆顶,佳评如潮,庶几乎前率古人,后启来者也。
诗曰:
惊天文章寓箴言,震悟人生省大千。
忧乐巍然出境界,和谐一曲唱轩辕!
注释:
①范仲淹(公元989年-公元1052年),字希文,世称“范文正公”。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一生著述丰硕,其中《岳阳楼记》影响深远,为天下所熟知。
②“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出自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这种勤奋、正直、为国为民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国人。
③宋端拱二年(公元989年),范仲淹生于河北真定府(今河北正定县)。父亲范墉去世后,母亲谢氏因贫困无依,携仲淹改嫁于山东淄州长山县朱文翰,范仲淹亦改从朱姓。
④范仲淹先祖居邠州,后迁至苏州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境内)。宋大中祥符四年(公元1011年),范仲淹迁应天府(今河南省商丘市)落户。其读书“昼夜不息,冬月惫甚,以水沃面,食不给,至以糜粥继之。人不能堪,仲淹不苦也”。
⑤划粥断齑,是范仲淹青年时期刻苦读书的典故。那时,范仲淹常去附近醴泉寺寄宿读书,他每天只煮一碗稠粥,凉了以后划成四块,早晚各取两块,拌几根腌菜,吃完继续读书。
⑥范仲淹从小崇信佛法,与佛教颇有渊源,喜与佛门高僧大德交游。
⑦范仲淹知道自己的家世之后,深受刺激,愧恨交加之下,他决心脱离朱家,自立门户,遂佩剑辞母,离开长山县河南村。
⑧宋大中祥符四年(公元1011年),二十三岁的范仲淹来到南京应天书院(在今河南省商丘市)求学。应天书院是宋代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藏书丰富,范仲淹对儒家经典非常喜欢,不舍昼夜,刻苦攻读,常常和衣而眠。
⑨宋大中祥符八年(公元1015年)春,范仲淹通过科举考试,中榜进士。
⑩宋天禧五年(公元1021年),范仲淹被调往泰州西溪任盐仓监,负责监督淮盐贮运转销。他发现这里海堤失修,盐场无屏,于是,上书建议重修捍海堰。人们把其称为“范公堤”,以示纪念。
宋天圣四年(公元1026年),母亲谢氏病故,范仲淹回乡(即南京——今河南省商丘市)服丧。第二年,南京留守官晏殊,邀其协助主持应天府教务。范仲淹精心管理,使学风焕然一新,四方前来就读、问业者络绎不绝,范仲淹还亲自捧书讲授,提携资助优秀子弟。
宋天圣六年(公元1028年),范仲淹荣升秘阁校理,在京师有机会了解更多朝廷大事。
范仲淹看到宰相吕夷简广开后门,滥用私交,朝中腐败不堪,便着意绘制了一张《百官图》呈给宋仁宗,对宰相用人制度提出尖锐的批评。
宋皇祐元年(公元1049年),范仲淹调往杭州做知州。他出资购买良田千亩,让其弟找贤人经营,收入分文不取,对范氏远祖的后代子孙义赠口粮,对婚丧嫁娶也均有资助,这种善举使范姓家族视范仲淹为圣贤而敬之。
宋皇祐三年(公元1051年),范仲淹又移任青州,此时他病情加重,第二年(公元1052年)又调赴颍州,他坚持扶疾上任;但他赶至徐州时,便体不能支,于五月二十日溘然长逝,享年六十四岁。
范仲淹死后,选葬于河南洛阳伊川万安山下。范仲淹墓作为宋代古墓葬,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屈子,即屈原。下文中,鹏举,岳飞字;仲尼,孔丘字;老聃,老子李耳字聃。
王夫之评价范仲淹:“(范公)以天下为己任,其志也……若其执国柄以总庶务,则好善恶恶之性,不能以纤芥容,而亟议更张;裁幸滥,核考课,抑词赋,兴策问,替任子,综核名实,繁立科条,一皆以其心计之有余,乐用之而不倦。”
王安石(号半山)在《祭范颍州仲淹文》中称范仲淹为“一世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