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7版:洛阳·西工
  
本版新闻列表

 
数字报刊平台
  洛阳网首页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2015年3月16日 星期
西工区委八届七次全会暨区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
顺应新常态 实现新跨越
努力走在名副其实副中心建设前列


美丽西工 (资料图片)

核心提示

3月13日,西工区召开区委八届七次全会暨区委经济工作会议,回顾总结2014年主要工作,明确2015年工作总体要求和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并对全年工作进行部署。

区委书记昝宏仓在会上指出,西工区要切实强化危机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把精神调整到最佳状态,把潜在优势转化成发展动力,努力走好新常态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之路,在建设名副其实的中原经济区副中心城市中实现新跨越,奋力建设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强区。

顺应新常态 “八条战术路径”推动发展新跨越

1 创造新消费,全面推动服务业转型升级

一是强化特色街区建设,加快提升服务业规模总量。以特色商业区建设为引领,巩固延伸商业版图。鼓励、支持王府井、新都汇、建业凯旋广场等商圈创新商业模式,推广拓展电商平台,培育新的盈利增长点。引导金阳小商品城、新华地下商业街调整结构、错位经营,加大新兴商圈建设力度,打造集休闲、娱乐、社交于一体的第四代购物中心和现代商业综合体。加快中州中路特色商业区建设,做好沿线项目招商规划,做大商圈,打造最时尚的景观商业大道。

二是强化文化体验概念,加快提升服务业档次品位。重点运作一批体验度高、互动性强、影响力大的文产项目,加快“文化+科技”“文化+旅游”等模式创新,全力推进一批以“文化”为标志的重大项目。

三是强化移动互联思维,加快提升服务业创新水平。用“新思维”全面提速区域金融中心建设。创新金融服务业态,探索融资租赁新模式,推动中小企业资本市场融资,积极发展产业金融、科技金融、普惠金融。用“新技术”全面构筑现代物流体系。引导企业剥离物流业务,吸引大型第三方物流企业落户;推进云计算、物联网技术的物流智能化应用,建设综合性、专业性物流配送中心,提升西工区在全市乃至豫西地区资源配置整合能力。用“新布局”全面深化信息产业中心建设。在信息科技城ITC孵化器基础上,打造云升科技创业园,新引进一批信息服务、电子商务、软件研发企业,形成“两园”呼应发展新格局;推进软件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培育区域性信息服务外包中心。推进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和城市“智能”升级,通过电子商务实现“洛阳的西工”向“中原的西工”甚至“全国的西工”跨越。

四是强化商务环境营造,加快提升服务业配套水平。以舒适、专业、智慧为标志,引导新建项目打造5A级写字楼,推动商务楼宇功能品质全面“升级”。加快商务楼宇朝专业化、总部化、品牌化提档转型,努力打造集聚度最高、最能体现企业价值地位的总部核心区。加快停车设施布局规划,推进智能立体停车场建设。加大城市热线、智慧菜篮子等平台应用推广力度,打造“无线西工”。

2 培育新产业,全面加快工业园区提质增效

一是在构建产业体系上拓新路。紧紧抓住新工业革命带来的重大机遇,壮大主导产业,培育特色产业,引导支持龙头企业加快技术研发和管理创新步伐,努力向智能化、高端化、国际化转型升级。鼓励引导制造业服务化,推动制造业向研发、设计、物流、营销、品牌推广和系统集成等方面延伸,加快智能装备制造业项目落地,推动工业向高精尖及产业前沿进军。依托五洲国际工业博览城、铁路口岸集装箱办理站、保税物流中心、电商物流港等重大项目支撑,大力发展现代物流、总部经济、金融服务、电子商务等现代生产性服务业。搭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加大研发中心等创新载体建设力度。

二是在推进产城融合上求突破。创新产城融合规划理念、融资机制和发展模式,高水平编制园区北部城区总体规划;配套完善教育、医疗等公共设施,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产业集聚区延伸,城市生产和生活服务功能向产业集聚区覆盖,打造以产兴城、依城促产、产城互动的样板。

三是在完善功能品质上抓提升。大力发展金融保险、现代物流、信息咨询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强技术创新平台、检验检测中心、交易市场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推动商务中心区与产业集聚区互动发展,为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支持。抓好园区范围内的路网、市政管网建设和绿化、亮化、美化工程,努力向投资者展示一个城市化、智能化、生态化的现代化工业新城区。

3 打造新特色,全面提升城市建设水平

一是打好特色牌,以“全景”理念引领城市建设。按照“全景西工”的理念,“以文为魂,以水为韵、以史为脉、以城为景”,全面提升城市建设水平。要突出“特”,把“最现代”与“最古典”的元素很好地结合起来,努力塑造城市内涵。要彰显“全”,强化“城市游”概念,把历史文化元素最广泛、最深刻地植入到每个地块、每个项目、每个景观,真正做到全域谋划、全城运作、全境出彩。要借好“景”,大力推进隋唐九洲池遗址公园、上阳宫遗址、沿涧河历史文化街区等重大项目,按照“遗址公园化、公园景区化、景区产业化”思路,打造高品质街景项目。依托生态建设工程,积极打造洛河、涧河等亲水景观,增强城区灵动和韵律之美。

二是把好产业关,将营销理念注入城市发展。围绕“城市营销”做好三件事:第一件事,要高起点规划,既对建筑风格、色彩控制、元素应用等城市形态统一规划,也对产业基础、产业动向、产业布局等产业形态统筹“把脉”,确保城市更新与产业演进互促共生、城市发展与产业转型相得益彰。第二件事,要强力抓运作。积极引进有运营经验、开发实力、社会责任的投资主体,确保项目推进顺利进行、城市建设精益求精、产业活力不断彰显。第三件事,要学会讲“故事”。全面挖掘、保护、展示、利用好辖区丰富的人文、历史、水系、生态资源,讲述好 “西工故事”,擦亮“千年帝都”金字招牌。

三是解好征迁“扣”,用“民本”理念推动城市更新。坚持“安置先行、阳光征迁”,创新征迁模式,使征迁工作变成群众拥护的民心工程。强化项目资金筹措,保持征迁改造节奏,确保中储金谷、春都冷库等项目顺利推进。按照“成片连片开发、公共配套完善”的原则,用人性化、智能化、集约化的理念,严格规划配建教育设施、社区用房等公共服务设施。

4 关注新趋势,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一要找准主攻方向“抓谋划”。围绕“专业化、集群化、产业配套”的新趋势,紧扣主导产业和“十大重点招商产业”,精准绘制招商图谱,让招商项目更具竞争力和吸引力。

二要强化招大引强“抓链条”。紧盯国内外500强企业、央企、上市公司及行业龙头企业、标准制定企业,关注现代服务业产业链两端的研发设计、售后服务、物流配套等高附加值环节,瞄准机器人及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信息服务、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全年力争引进千万元以上项目不少于50个,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20个。

三要突出创业创新“抓氛围”。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大型央企、行业协会等平台载体,强化高端人才储备,加快筹建“西工智库”。不拘一格支持创业创新和“草根”经济,努力把西工区打造成为“白领”精英、青年和有为之士的创业天堂。

5 着眼新“三农”,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

一是以生态休闲旅游为引领,优先发展现代高效农业。按照“全景”理念打造洛都皇苑项目,做亮樱桃沟景区、金水湖景区,加快建设“五湖十六院”,着力构筑集生态旅游、休闲度假、文化体验于一体的国家级5A景区。坚持三产复合理念,大力培育发展“第六产业”,有序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因地制宜发展生态高效农业,积极搭建特色农产品网售平台和农村特色旅游产品推介平台。

二是以人居环境整治为抓手,长效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结合产业集聚区规划做好美丽乡村“顶层设计”,优先解决好农村危房改造、安全饮水等人居环境基本底线问题。认真实施乡村清洁工程,抓好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田园建设,大力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河道专项整治,打造美丽乡村示范村。

三是以共享公共服务为重点,全面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统筹实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循序渐进做好扶贫村整村推进。完善村级便民服务中心,推动各项公共服务普惠农村群众。保护和传承乡土文化,建立农村“三留守”群体关爱服务体系,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增强农村群众归属感,用优秀民俗和法治力量共同塑造当代农村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6 树立新标杆,全面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一是着力完善功能、优化布局。按照“布局合理、配套完善、适度超前”原则,完成市政道路征迁配建,打通“断头路”,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分类建设环卫基础设施,注重在便民服务点建设、城中村整治等方面推陈出新,确保亮点真“亮”。树立低碳化、智能化、特色化的城建理念,结合“绿、美、亮”工程建设街头小品和小区景观,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功能品质。

二是着力破解难点、创新模式。围绕城市管理难点、热点区域,新打造一批样板路段、样板街区。探索运用市场化、社会化手段,力求政府与业主单位、物管公司、行业组织之间的“无缝对接”,推动城市管理的现代化专业化扁平化。依托“数字城管”平台,建立完善运转高效的城市管理长效机制。

三是着力倡导文明、提升素质。提高文明执法水平,加强市民素质宣传教育,完善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培养人们对城市的认同感和荣誉感,实现城市管理者、被管理对象和文明志愿者之间良性互动。

四是着力营建绿色、保护环境。围绕“蓝天、碧水、生态”三大工程,加大辖区河渠综合治理,重拳开展工业废气和扬尘治理,打好“三大专项战役”,为我市“创模”工作交上更好答卷。

7 顺应新期待,全面增进民生福祉

一是在“保基本”上下功夫。围绕教育、文化、卫生、人口计生等基本公共服务,努力织就民生保障网。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完成区图书馆、文化馆数字化建设,启动倡导“书香西工”全民读书计划,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夯实社区和农村卫生服务基础,提高新农合保障水平,探索建立困难群众大病救助基金,努力缓解看病难。改进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努力保持“国优”“省优”荣誉。

二是在“兜底线”上下功夫。切实编织好让困难群体求助有门、受助及时的民生托底网,注意“授人以鱼”和“授人以渔”的关系,既努力实现低保群众应保尽保,又始终聚焦残疾人、“4050”人员等特殊群体就业培训,帮助其找到就业门路。健全困难群众特别是因病致困群众的救助机制,引导支持慈善事业加快发展。

三是在“促公平”上下功夫。统筹改善办学条件,更加关注农村中小学、新改造区域小学及幼儿园配建;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探索完善优质教育资源城乡流动、校际流动的新机制,努力缓解“大班额”。多措并举拓展就业渠道,让各阶层享受平等的就业机会。构建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加快社会养老服务设施建设,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医疗资源发展健康养老产业。健全村和社区公共服务经费保障机制,加快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改善基层基础民生保障条件。

8 要探索新机制,全面加强社会治理创新

一是突出彻查、严管、立改“三环节”,落实责任抓安全。创新监管方式,探索建立“政府购买服务、专家排查隐患、部门依法监管、企业落实整改”的新型监管模式,开展企业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和信用评级,全面提升安全生产防控能力和保障水平。

二是坚持人情、公理、法律“三统筹”,标本兼治抓信访。拓展信访渠道,规范信访秩序,推进依法逐级走访,引导群众合理表达诉求。坚持法德并举,打造“阳光信访”,综合运用社会法庭、律师参与、听证会等新办法、新渠道,预防化解信访积案。

三是强化人防、物防、技防“三结合”,创新机制抓综治。加强社区网格化管理,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打造更加坚固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完善视频监控三级网络平台,提高技防实战水平。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健全重大社情舆情应对处置机制,增强社会面管控能力。完善“两员合一”新机制,强化法治宣传、人民调解和法律援助等预防功能,从源头上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西宣)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

≡ 聚焦河洛 ≡

≡ 亲子教育 ≡

≡ 公益慈善 ≡

≡ 房产家居 ≡

≡ 汽车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