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一个早上,68岁的瀍河回族区旭升社区居民李周娃像往常一样五更就起床了,给家人做好饭后出了门。碰见他的老友都知道他的习惯:晨练推个车,却并不骑。
这是为啥?
“除了代替拐杖保持身体平衡,推车子还有个好处,临时有事儿想骑了骑上就走,不想骑就走着和老友说道说道最近参加的公益慈善活动,挺好。”李周娃说。
李周娃的故事,有老有新,最近一次被大家关注,是他的一个“第一”,今年3月,他捐资1000元设立我市首个慈善冠名基金——李周娃拥军优属基金。此前,他的名字总是隔三差五地出现在报纸上。
1971年,李周娃从部队转业,1993年调入我市某印刷厂,同年下岗。上有老下有小的他在西工区摆起蒸馍摊儿,还蹬着三轮车给工地送馍,一个月下来,他赚了200多元,常来买馍的人都清楚他的生意里有多少“水分”:遇乞丐,不收钱给口吃的;遇农民工,每个馍只赚1分。
1997年5月,一场为见义勇为者捐款的募捐活动在我市举行,衣服破旧的李周娃看到逝者家属生活的艰苦,没说啥,只是默默地将口袋中仅有的30元放进了捐款箱里,那年,他50岁。
摆在记者面前的,是李周娃多年的捐助账本和印有需要救助信息的报纸,100元,200元……一共88笔有3万余元。
说话间,李周娃91岁的岳母刘惠娥走出门来,尽管听力不太好,老太太还是直夸女婿的好:“平常有个啥事儿都帮我干,我这辈子,真是享了福。”
2012年,因患肠息肉,李周娃住进医院,期间,一名女大学生因患尿毒症离世,让病床上的李周娃对生命的价值进行长时间的思考。
“我的身体一天天衰弱,不少器官还算健康,为何不能让我的生命在别人身上得到延续。”李周娃捐献遗体的想法虽然遭到家人反对,但禁不住他反复劝说,子女们含泪在申请书上签了字。康复后,他开始动员身边的人,为他们详细解说遗体捐献的意义。
面对起初不少人的冷眼,他不气馁:“大家不理解,需要我反复讲他们才能明白。”如今,包括老伴儿刘爱琴,越来越多的中老年人加入了李周娃的队伍。
“前一阵清明节,电视和报纸上都说,今后要大力推行绿色殡葬,很多人观念还是转不过弯儿,我愿意带这个头。”李周娃说。
采访结束,李周娃的手机又响了起来,是市慈善总会的工作人员打来的,原来,他还要鼓励几名了解慈善冠名基金的朋友,和工作人员一起协调如何设立更多的慈善冠名基金呢!
本报记者 苏楠 特约记者 王少峰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