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赧王五十五年(公元前260年),秦赵决战于长平(今山西高平),秦施离间计,赵王撤换主将廉颇,以赵括代之。赵括自幼学兵法,以天下莫能敌,曾与其父赵奢论兵事,赵奢说不过他,但很忧虑。括母问其故,赵奢曰:“兵战,死地也,而括以为易事。日后不用为将则已,若用为将,必破赵军也。”赵括为将,其母上书谏阻,赵王问其故,对曰:“始妾事其父,时为将,王及宗室所赏赐者,尽以与军吏士大夫;受命之日,不问家事。今括一旦为将,傲视众人,军吏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藏于家,而买便利田宅。王以为括如其父,其实父子异心!”赵王不听,赵母乃请求:“如赵括不称(兵败),妾请无连坐!”赵王许之。后来赵括果然兵败,丧师45万人,赵母因有言在先,未受牵连。
望子成龙是天下母亲的共同心愿,谁不希望自己的儿子事业有成呢!但溺爱不是母爱,袒护儿子的缺点甚至错误,只能怂恿儿子步入深渊。事实证明,孩子最爱母亲,也最听母亲教诲,一个人如果有贤良之母,会在母训中升华自我,完善人生。因此,母亲爱儿子,是教导儿子走正路,行善事,做好人,而非不管不问,甚至任其胡为。赵母谏阻赵括为将,是知他不具为将素质,自己不能因私废公败坏国家大事,这是慈爱而非溺爱。
《资治通鉴》辑录了十多位深明大义的母亲,她们训导儿子着重于四个方面。
教子以仁。汉昭帝始元元年(公元前86年),隽不疑为京兆尹,每行县巡视、录囚徒归来,其母必问:“有所平反?活几何人?”隽不疑多有平反,母喜笑异于他时;或无所出,母怒,不吃饭。因此,隽不疑为官,严而不残。隋文帝开皇年间,郑善果为沂州刺史,其母崔氏晓于政事,常于阁内听善果理事,闻其剖断合理,归则大悦;若处事不公,则卧床不与之言,善果跪伏床前请罪,终日不敢动,遂励志为清吏,政绩卓著,百姓怀念。
教子以忠。南北朝时,陈宣帝太建元年(公元569年),广州刺史欧阳纥(gē)谋反,并召阳春太守冯仆至海南,诱其同反。冯仆书信禀报其母冼夫人,冼夫人断然回复:“我为忠贞,今经两世,不能顾惜你而辜负国家。”遂发兵安境,迎接朝廷大军。乱平,冯仆以母功封信都侯(粤剧《冼夫人》即歌颂此事)。唐高宗显庆年间,中书侍郎李义府奸诈,面常微笑,时人称其“笑中有刀”;又阴柔害人,时人谓之“李猫”。侍御史王义方欲弹劾李义府,告其母:“义方为御史,视奸臣不纠则不忠,纠之则身危而忧及于亲为不孝。”母凛然曰:“汝能尽忠以事君,吾死不恨!”王义方遂上表弹劾李义府,被贬至莱州,母子扬名天下。
教子以义。东晋成帝咸和二年(公元327年),历阳内史苏峻叛乱,攻陷京城。吴兴太守虞潭举兵讨苏峻,其母孙氏教导:“汝当舍生取义,勿以吾老为累!”并尽遣家人从军,卖首饰以为军资。乱平,虞潭以军功晋爵武昌县侯。汉献帝建安年间,孙策平定江东,会稽功曹魏腾好直言,孙策怒欲杀之。孙母吴夫人闻之,乃立于深井边,招来孙策曰:“汝新造江南,其事未集,方当优贤礼士,舍过录功。魏功曹在公尽规,汝今日杀之,则明日人皆叛汝。吾不忍见祸之及,当先投此井耳!”孙策大惊,跪拜领教,赦免魏腾。
教子以恕。唐人王凝、崔彦昭为姨表兄弟,王凝先做官,身穿朝服炫耀于崔彦昭,戏辱之,遂结为深仇。崔彦昭于唐僖宗时做了宰相,其母预知他要报复王凝,乃谓侍婢:“为我多做鞋袜,王侍郎母子必将窜逐,吾当与妹同行。”崔彦昭本想把王凝贬至偏远之地,以报当年羞辱之仇,见母如此,乃哭拜:“必不敢。”王凝母子因此免祸。
这些留名青史的母亲,把对儿子的爱升华为对国家、对百姓、对他人的爱,是公爱而非私爱,是大爱而非小爱。这才是伟大的母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