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市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家族又添两名新成员:孟津县都市生态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和洛宁县苹果矮密栽培标准化示范区。近年,农业标准化已成为促进我市高效特色农业发展的强劲助推器,孟津西瓜、洛宁苹果、偃师小麦……一个个登上高效特色农业的大舞台,成为我市农产品金字招牌。
1 全市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达32个
记者近日从孟津县县城出发,沿着孟扣路一路东行,便到了位于朝阳镇阎凹村的洛建生态观光园,这是我市今年刚申报成功的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之一。
上午10时30分,新鲜的西红柿、黄瓜、青椒、甜瓜等果蔬开始被打包,运往市区老百姓的餐桌。
2015年度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名单新鲜出炉,孟津县的都市生态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洛宁县的苹果矮密栽培标准化示范区荣登榜单。我市农业“标准化”家族喜添新成员。
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标准化科科长刘延庆介绍,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是指按照一定的种植或养殖标准组织生产和管理,其产品达到相关质量标准要求,并对周边地区起到示范、带动作用的农业生产区域。
“从2005年起,我市开始省级、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的申报工作。截至目前,我市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共有32个。”刘延庆说,此外,我市还拥有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6个,涉及洛阳牡丹、洛阳烟叶、偃师小麦、孟津葡萄、洛宁苹果、嵩县柴胡等。
2 小西瓜尝到“标准化”大甜头
仲夏时节,西瓜当季。孟津县送庄镇朱寨村62岁的朱忠厚是当地出了名的老瓜农,种瓜近40年,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为“朱老师”,种瓜遇到啥问题,找他准能解决。
“2000年,我们开始研发种植个头娇小的小西瓜,这不仅解决了传统西瓜个大皮厚的问题,还提升了西瓜的品质和价钱。”朱忠厚说。
大西瓜成功“瘦身”,靠的是“标准化”这把“量尺”。从选种、育苗、催芽、栽植,到种植环境温度、湿度控制,再到浇水、施肥、病虫害防治的时间等,都有一系列标准,按照这个标准,才能种植出来皮薄至0.3厘米至0.5厘米、含糖量12%至14%的小西瓜。
通过标准化种植出来的小西瓜,不仅好吃,而且能卖大价钱。“普通西瓜1元一公斤,小西瓜卖15至20元一公斤。此外,小西瓜采用立体式种植,一个温室大棚的亩产要比普通露地西瓜亩产增加近10倍。”朱忠厚说。
小西瓜的大面积推广,靠的也是“标准化”这座“桥梁”。乡亲们看到老朱家的小西瓜好吃、好卖,能赚钱,纷纷效仿,小西瓜的种植标准被形成文字、册页,县里其他种植户就按照此标准种植,种植户越来越多,孟津县小西瓜的名声越来越大。2012年,孟津县袖珍型西瓜立体栽培标准化示范区申报成功。
“标准化种植不仅能丰产,更能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孟津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郭军说,截至2014年年底,标准化种植带动了全县30余个大户、600余个小户种植小西瓜,该县小西瓜种植面积约3700亩,亩产量约3500公斤,亩产值约为4.7万元,年总产值超过1亿元。
3 采摘玩乐样样有,标准化园区再升级
“从此前单一的葡萄、梨、小西瓜等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到现在的集瓜果、蔬菜、休闲等于一体的都市生态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农业标准化开始升级,这是近年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发展的一大新亮点。”郭军说。
以今年刚申报成功的孟津都市生态农业省级标准化示范区为例,除了此前传统的种苗培育及销售、有机果蔬种植及销售,该示范区内还包括休闲观光、果蔬采摘、生态餐饮、农业技术培训等,共有现代化育苗组培区、新品种示范展示区、园区管理与农业技术培训区、游客参观旅游采摘休闲区、果蔬冷鲜库及配送物流区、果蔬检测及果蔬收购区、采后商品化处理区、餐饮区、无土栽培展示区9个区域。
“游客不仅可以采摘、购买果蔬,还能在园内吃到现摘现做的饭菜,更能在此留宿、游玩。”该示范区生产部经理狄晓明介绍,今年将在制定并完善农业标准化体系的基础上,引进国外优质品种及先进种植技术,提高果蔬种植产量,种植品种数量达300种。同时,建设冷储中心、产品深加工车间、展览中心、青少年科普教育中心,完善休闲娱乐配套设施;继续提升园区景观,建设垂钓区、儿童欢乐园、网球场、农家宾馆等设施。
郭军说,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的升级,不仅是我市生态休闲农业发展的大势所趋,更是我市高效特色农业发展的有效之路。目前,孟津县孟扣路沿线已逐渐形成果蔬产业集群观光带。
4 农业标准化渴望更多专业技术注入
狄晓明坦言,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的前期资金投入大,尤其是现代化、规模大、功能完善的示范区,需要更多资金,但农业收益周期较长,这成为目前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的一大瓶颈。例如,孟津都市生态农业省级标准化示范区自2011年开始,投入资金约6500余万元。
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的发展靠的是专业、先进的技术,但缺乏稳定的专业技术人才,已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之一。农业行业工作强度大劳动报酬低,很多农业专业人才不愿长时间留在农业标准化项目上,一个面积达2300亩的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内,农业技术人员仅有16名,技术支持可谓捉襟见肘。
目前,我市农业企业与农业高校、研究机构尚未形成成熟的合作模式,高校农业专家因有教学任务,在示范区内的时间、经历有限,且农业时效性强,一旦农作物生长出现问题,如果不能在第一时间采取措施,损失将是不可逆的。
因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投入大,其产品价值高,售价也随之高于同类普通产品,但目前市场接受程度有限,“标准化”农产品尚未普及,未能“飞入寻常百姓家”,这与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相比差距不小,标准化带来的农产品好在哪、贵在哪,尚需加大宣传力度。
5 强化“标准化”,还要避免“同质化”
业内人士建议,针对农业标准化示范区融资成本高等问题,政府相关部门可以适当出台相应的鼓励政策和优惠措施,通过注入政府资金、政策支持,调动农业企业、农户等发展标准化农业的积极性。
在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上,目前我市农业部门会在每年9月集中、免费进行一次,随着农业标准化规模日益扩大,项目也越来越多,建议增加对口技术培训的频率。此外,也可在农业部门的牵线搭桥下,探索农业企业与高校、研究机构的成熟化合作模式。
现代化的农业标准化园区发展,离不开现代化的管理,建议规模较大的农业标准化示范区转变传统管理理念,聘请专业化的管理团队,加强管理方面的培训等。
朱忠厚认为,由于农业种植容易出现随意性大的情况,目前农业标准化示范区范围内的多数种植大户“标准”遵守意识较强,但一些种植小户因认识程度有限导致标准意识不强,因此建议将标准化纳入生产规程的必要措施中,即规定在示范区内“必须怎么种植”,通过规范化作业,让农业标准化发展更完善。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在农业标准化发展过程中如何避免跟风造成的“同质化”,也是需要注意的问题,建议通过差异化发展,防止同质化严重带来经济效益下降等情况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