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6版:洛阳·社会
  
本版新闻列表

 
数字报刊平台
  洛阳网首页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2015年12月25日 星期

坚持,感动中原


他,花费十余万元换了4辆面包车,以一己之力免费接送70岁以上老人,坚持了20年;她们,3代传承拥军,从8个人发展到800多人的志愿者队伍,用67年将拥军精神发扬光大。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人性的光辉和坚持的力量,令人感动。

胡宏顺:义务接送老人20年

23日,敲开伊滨区寇店镇杨裴屯村村民胡宏顺家的门,他的老伴张嫩菊正在厨房忙碌着。得知记者来采访,张嫩菊“埋怨”说:“这老东西,刚才还在家,这会儿又不见影儿了,肯定出去送人了!”

“一天中午,家里来了客人,我让他去割点肉,结果等到1点多还没回来。他在半路上遇到一位行动不便的老人,将人家送了回去,倒把家里的事儿忘得干干净净……”张嫩菊说。

半个小时后,一辆车身写着“七十(岁)老人残(疾)人免费车”字样的面包车停在门口。“刚才开车送人去掘山岭村了,不好意思……”胡宏顺说。

胡宏顺的二儿子胡文涛说:“俺爸就是闲不住,前段时间因耳膜穿孔住院,医生让他住院半个月,结果他住了3天就回来了,心里放不下要送的那些老人……”

免费接送70岁以上老人,胡宏顺以一己之力坚持了20年,为此花费十余万元更换了4辆面包车,先后接送老人4000余次。近日,他入选2015“感动中原”十大年度人物候选人。

这么多年,为老年人提供免费乘车服务,已成为胡宏顺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

1996年的一个夜晚,胡宏顺从偃师驾车回家,经过掘山岭村时看到有两位老人步履蹒跚地走在路上。他二话没说,热情招呼两位老人上了自己的车,将老人“捎”到寇店镇。老人的儿女此时正在家中焦急等待,一见父母安然归来,对胡宏顺连声道谢。

“只是顺便捎一段,让对方那么感动,我觉得很值得。”胡宏顺说。

从那以后,每次外出办事,胡宏顺都要在面包车车身扯上一条醒目的红色条幅“70岁以上的老人可免费乘车”。

70多岁的孙宗武是偃师市大口镇村民,他的儿女在洛阳市区居住。由于村里不通公交车,每次去洛阳看望儿女,他都会给胡宏顺打电话。胡宏顺把孙宗武从村里接出来,送到寇店镇公交车站。等孙宗武从洛阳回来时,胡宏顺再到寇店镇公交车站接他,把他送回家。

为了让腿脚不便的老人少受行路之苦,胡宏顺几乎每天都开车到镇上热闹的街道转,遇到有需要的老人就搀扶其上车;村里有老人想走亲戚,他有求必应,专程“捎脚”;听说村里的几位老人没看过牡丹,他开车护送8位老人去洛阳王城公园看牡丹……每个月下来,光油钱就要贴进去千把块。有的老人乘车时,会给胡宏顺塞些钱,但他分文不取。

“每当我开车搭载老人,就觉得他们像我的家人一样,感觉身上特有劲儿。只要我有一口气,就坚持做下去!”胡宏顺认真地说。

本报记者 王晓丹 文/图

“拥军八姐妹”:真情传递六十七载

“新店正在装修,寻找设计公司,求帮助……”昨日,在老城区政府办公室,第三代洛阳“拥军八姐妹”队长张珊趁着喝水的工夫,在“军人之家”微信群里转发了退伍士兵寻找设计公司的信息。

不一会儿,就有多人表示愿意提供帮助。自9月建立“军人之家”微信群至今,已有36名军人、军人家属、拥军市民加入,通过微信组织了十多次志愿活动,帮助转发百余条信息。

这两天群里讨论更多的,还是洛阳“拥军八姐妹”入选今年“感动中原”十大年度人物候选人的消息。“这是对三代‘拥军八姐妹’集体的肯定,更是鼓励和鞭策。”张珊说。

1948年3月11日,解放洛阳战斗打响。华中野战军某营在东城门发起进攻,100多名战士组成“敢死队”,配合部队英勇作战,立下赫赫战功,后来被命名为“洛阳营”。当时,部队就居住在文明街的百姓家。腾出新房接“亲人”,彻夜不眠赶制军鞋,给伤员端米汤、包扎伤口、缝补衣服……几个月里,黄秀兰、刘莺、吴素珍等八姐妹组成的服务队和战士们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洛阳营”开拔了,“拥军八姐妹”却没有停步并代代相传,一幕幕动人的军民鱼水情画面在古都上演。热诚宣传征兵工作,担任多个部队思想政治工作的编外指导员;每年新兵入伍时,主动登门与战士谈心话理想;汶川发生地震时,为前去救援的部队送去毛巾、食物;逢年过节,不忘到部队、军烈属家中探望慰问;市儿童福利院5名孤儿报名参军,与其结成互助对子……

今年9月3日,第一代“拥军八姐妹”中唯一的健在者、91岁的吴素珍老人作为支前模范代表,赴京参加了阅兵仪式。“在电视里看着老太太乘车从天安门城楼前经过,我们都激动得抹眼泪。”张珊说,当时她就想起了2010年9月从第二代“拥军八姐妹”手里接过“拥军八姐妹”旗帜时的情景,一同接过来的,还有那份浓浓的军民鱼水情。前辈的故事聆听了无数次、感动了无数次,老人的每一句叮嘱都激励她们担起这份沉甸甸的责任。

“在新形势下,拥军也要与时俱进。”“拥军八姐妹”成员郑玲说。第三代志愿服务队打破传统的拥军模式,把本是8个人的拥军组织拓展成一个拥有800余名志愿者的志愿团队,涵盖心理咨询、文艺等20余个小分队,其中既有拥军市民,也有出租车公司、医院、学校、社会培训机构等社会力量。

“人多力量大,传播的范围就广。”张珊说。他们陆续开通了微博、微信,利用互联网发布信息,组织志愿活动。尤其是“军人之家”微信群建立后,大家随手在群里帮军人或军人家属转发一条求租信息、求职信息,都会有很多志愿者提供帮助。

时光荏苒,“拥军八姐妹”已走过了六十七个春秋。“洛阳市十佳兵妈妈”“洛阳市十佳志愿服务集体”“洛阳市爱国拥军先进集体”……一项项荣誉,见证了这个爱心团体的点滴付出,背后是那些柔弱而坚强的身影。

本报记者 朱艳艳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

≡ 聚焦河洛 ≡

≡ 亲子教育 ≡

≡ 公益慈善 ≡

≡ 房产家居 ≡

≡ 汽车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