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申利超)“我来立案的时候还挺担心,对手续都不怎么懂,谁知道来到诉讼服务中心,从一进门就有人接待引导,提交材料、登记立案、交诉讼费,这么多手续在这一个大厅就能办完,这实在是太贴心了!”回忆起今年1月到市中级人民法院(下称市中院)申请立案时的情形,市民王某对诉讼服务中心的优质高效服务赞不绝口。
一站式服务 让群众少跑腿
据了解,去年,市中院以“大服务”理念,对原有诉讼服务大厅进行了升级改造,建成新的诉讼服务中心,突出“功能集中、管理集约、内外服务、科学指挥”特色,整合分散的各种诉讼服务项目,引入诉调对接机制,推进一站式服务、一体化运行、一揽子解决纠纷,保障了审判工作高效运行,为当事人提供规范便捷的服务,解决了群众在诉讼中跑路多、耗时长等问题。
诉讼服务中心分为导诉、立案登记、信访接待、诉讼服务、诉调对接、当事人休息等6大功能区,采用开放的柜台式办公;设置导诉中心、立案审查诉调对接中心、信访接待中心等,集中行使诉讼服务、纠纷化解和纠纷分流三大主要职能,当事人在该中心即可完成除庭审外的所有诉讼服务项目。
“案件立案后,法院给我一个查询代码,我用手机登录法院APP,能随时随地查询案件进度,非常方便、省心。”王某对记者说。
市中院充分运用“互联网+诉讼服务”的方式,建设网上诉讼服务平台,并与裁判文书、执行信息、审判流程三大公开平台互联互通,通过短信、微信、APP等方式,为当事人、律师提供集诉讼咨询、案件查询、信访投诉、联系法官等多项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诉讼便民服务。诉讼服务从有形的空间延伸到无形的网络,实现了司法与公众的多途径、零距离、广空间接触,使当事人避免往返法院的舟车劳顿之苦。
多元解纠纷 让群众得实惠
2月22日,栾川县的肖某带着孩子,为市诉调对接中心人民调解员丁富强送去了一面锦旗,感谢丁富强帮她快速要回了30万元赔偿款。
原来,2013年,肖某的丈夫刘某在栾川一工地打工期间触电身亡,保险公司在未告知肖某的情况下,将刘某的30万元死亡赔偿款支付给了刘某所在单位,导致肖某无法拿到赔偿。
今年春节前夕,肖某与保险公司的赔偿诉讼进入二审,双方都同意进行诉前调解。经过丁富强5天的调解,保险公司意识到自身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肖某达成调解协议,并如期支付肖某30万元。
据了解,为使矛盾纠纷及时得到有效化解,由市委政法委牵头,在市中院设立洛阳市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暨诉调对接中心,通过加强法院与行政机关、人民调解组织、商事调解组织、行业调解组织、仲裁机构、社会法庭,以及其他非诉纠纷解决组织的衔接,完善和畅通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为当事人提供便捷、快速、和谐的纠纷解决渠道。
据该中心负责人任胜利介绍,截至目前,已成功调解纠纷25件。
“中心目前受理的大多是二审案件,利用一审与二审中间的周转期,对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任胜利说,“不进入二审诉讼程序,就能让矛盾纠纷及时化解,为法院节省了审判资源,得到了多方共赢的良好效果。同时,引入第三方机制,让案件办理更加公开、透明。”
高效率审判 让群众不受累
去年,市中院民三庭法官董艳办结案件192件,效率和质量均远远超过了往年。
董艳说:“这不仅得益于新型合议庭的组建,还得益于诉讼服务中心,为法官剥离了除庭审之外繁杂琐碎的事务性工作,让法官可以将精力集中到案件审理上,更好地为群众化解矛盾、调处纠纷。”
以往,案件在立案庭立案后,要先转至业务庭,然后由庭长分派案件给法官,案件的流转势必影响案件进度。在诉讼服务中心升级改造后,当事人只需将材料交给导诉人员,他们将其放入导诉中心材料收转柜,由随案书记员直接转交法官,从而提高了案件流转效率。
市中院在诉讼服务中心成立后,将送达员、保全员、随案书记员等辅助人员调整到诉讼服务中心,统一管理、集中办公,实现了司法资源的优化配置。在集中诉讼服务后,卷宗及时归档率提高了31.7%,平均送达时间缩短20%,当天保全率达10.91%,3日内保全率达85.1%,复杂案件均在5日内保全。
据市中院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该院法官数量未变,受案数量增加,但案件从立案、审理到宣判用时明显缩短,案件结案周期平均比去年缩短了11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