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思想史上,各个学派都有独立的理论体系,相互存在着许多矛盾,但有一种思想是各个学派共同推崇倡导的,这就是“信”。
信,即人说话要算数,承诺要践行。古典“尾生抱柱”和“曾子杀猪”,是对信的最好诠释。《庄子》载:一男子名尾生,与一女子约定在一座桥梁下相会。他久候女子不至,河水涨了,抱柱避水,直至被淹没也没有离开。《韩非子》载:曾参妻子去集市买菜,孩子哭闹着也要去,她哄孩子说:“等我回来了杀猪给你吃肉。”妻子刚从集市回来,曾参就要去杀猪,妻子说:“我是哄孩子,你何必当真呢!”曾参说:“母亲欺骗孩子,孩子就不会相信母亲。”于是就把猪杀了。
这两个典故告诉人们,即使付出生命的代价,即使面对孩童,也不能食言失信。中国历史上最讲信用的人是西汉初年的河东太守季布,有“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之美誉,两千年来受到世人歌颂。
孔子把诚信看作人的重要道德素养,说“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强调要言必行,行必果,言过其实是可耻的。他对信的重要性还有许多深刻论述,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公式(ní),小车无公式(yuè),其何以行之哉?”公式、公式,是车辕与横木相接处的关键部件,车子缺失了公式、公式就不会行走,以此寓意人不讲信用就难以立足于社会。
子贡问怎样治国,孔子答:“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问:“必不得已去其一,于三者何先?”孔子答:“去兵。”子贡又问:“必不得已再去其一,于二者何先?”孔子答:“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孔子认为军队、粮食、取信于民,是国家赖以生存的三个保障,而诚信最重要,宁可无兵无粮,也不能失去人民的信任。
诚信作为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已融入世世代代中国人的血液之中,不论是帝王将相,还是黎民百姓,都应该自觉践行信的道德准则,如言而无信,就将被世人诟病。《资治通鉴》对千百年来守信、失信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多有反映,其中对唐太宗的两则记载,尤其发人深省。
唐高祖李渊晚年,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嫉妒秦王李世民功高盖世,阴谋杀害,李世民于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六月四日发动“玄武门政变”,杀了李建成、李元吉。李世民被立为太子后诏告天下:“凶逆之罪,止于建成、元吉,自余党羽,一无所问。”但李建成、李元吉党羽心存恐惧,纷纷逃亡民间,有人争相抓捕以邀赏。谏议大夫王珪禀报此事,李世民又下诏“六月四日以前事连东宫(太子称东宫)及齐王,并不得相告言,违者反坐”;并派遣谏议大夫魏征巡视山东(潼关以东),听以便宜从事。魏征至磁州(今河北磁县),正遇州县锢(gù,囚禁)送前太子千牛(官职)李志安、齐王护军(官职)李师行前往京师,当即制止:“吾受命之日,前东宫、齐府左右皆赦而不问,今复送师行等,则谁不自疑!赦令屡下,人谁信之!”当即释放李志安、李师行。李世民闻知甚喜,以“言必行”取信于天下,开创了贞观之治。
唐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六月,北方部落薛延陀首领真珠可汗请求和亲,唐太宗为边境安宁,把公主许给真珠可汗为妻,并接受了聘礼,但很快后悔了,要撕毁婚约。谏议大夫禇遂良上疏:“臣闻信为国本,百姓所归,是以文王许枯骨(安葬无人认领的死人)而不违,仲尼(孔子字)宁去食而存信。君子不失色于物,不失口于人。陛下信在言前,今忽然变卦,所惜者少,所失者多。”群臣也谏劝:“国家既许其婚,受其聘币,不可失信。”而唐太宗凭恃国力强大,断然撕毁婚约,发兵灭了薛延陀。
司马光抨击此事:“孔子称去食,去兵,不可去信。唐太宗审知薛延陀不可妻,则初勿许其婚可也;既许之矣,乃复恃强弃信而绝之,虽灭薛延陀,犹可羞也。”即使唐太宗这样的明君,食言失信,史家也不原谅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