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3日进行的“人机大战”第四盘,韩国九段棋手、世界冠军李世石终于迎来首胜,但总比分落后于谷歌人工智能“阿尔法围棋(AlphaGo)”,败局已定。人类智慧已然被人工智能超越?围棋不再是“人类智力的最后防线”?记者就此采访了从事围棋事业31年、一直致力于传承围棋文化的洛阳围棋博物馆馆长王潼玲。
1 “输赢并不是围棋文化的全部”
最近的“人机大战”,王潼玲没有错过一场。起初,王潼玲和几个朋友都认为,围棋高手李世石十分强大,战胜“机器人”不成问题。
“但上网仔细了解了AlphaGo后,我就觉得李世石最终可能胜少负多。”王潼玲认为,机器人靠的是科技、大数据及背后庞大的研发团队。面对如此强大的一个集体,李世石即使全败,也不难理解。
60多岁的王潼玲,已经从事围棋事业、围棋文化传播31年。作为洛阳双元围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的她,也是全国唯一的专业围棋博物馆——洛阳围棋博物馆馆长。
有人问王潼玲,机器人能算几段选手?要是换了中国棋手,是否能挽回一些荣誉?她觉得,机器人已经不能用段位来衡量,它能取胜是好事,这证明科技的发展已经达到了令人惊喜的程度。
回到“胜负”问题上,王潼玲认为不应过分看重输赢:“输赢并不是围棋文化的全部,围棋并非只是为了竞技比赛。人工智能可以取得胜利,但它永远弄不懂围棋背后的哲理与文化,这才是人类不可战胜之处。”
2 “洛阳是中国围棋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一场围棋对弈,竟能赢得全世界上亿人的关注,这让60多岁的王潼玲像孩童一样兴奋。
在王潼玲眼中,围棋是一种博弈智慧、哲学和文化,“洛阳是中国围棋的重要发源地之一,班固的《弈旨》、马融的《围棋赋》,至今仍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唐代诗人白居易晚年归隐洛阳,和八位志趣相投者结为“香山九老”,常以诗酒围棋为乐;宋太祖赵匡胤、宋太宗赵光义兄弟,生于洛阳夹马营,相传两人都酷爱下棋;明代解缙《观弈棋》中,有“河洛千条待整治,吴图万里需修容”的诗句,其中“河洛”二字正是围棋的别称……
“我想让全世界的人都能感受到围棋文化的魅力。”王潼玲说,围棋的黑与白、点与线、圆与方以及浩渺如星辰的棋路变化,与诞生于河洛大地的河图洛书颇为相似,代表着先民的智慧。
10多年前,热爱围棋的王潼玲开始专心收集与围棋有关的古遗存。10多年间,她收集了不少围棋类的珍贵文物、书籍,在这个过程中,她也日渐坚定了成立围棋博物馆的决心。
2014年5月,筹备多年的洛阳围棋博物馆,在洛阳市北郊机场路12号的一处安静院落里开业了。吴清源、聂卫平等多位著名围棋大师先后为博物馆题字以示支持,金庸还专门为博物馆题诗一首。
在这座以古遗存实物为主要展品的免费民营专业博物馆中,共有藏品41大类310种,黄豆大小的围棋子、东汉的画像石、唐代的三彩罐……在这些珍贵的古遗存背后,沉睡着丰富的历史价值、人文价值和美学价值。
3 “如果围棋能走进课堂,围棋文化就活了”
投身围棋事业31年,最令王潼玲痴迷的就是传承围棋文化。
经过几代人的努力,近年来,洛阳围棋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走出了汪见虹九段等一批棋坛英才,成为全国著名的围棋“百段之城”,职业棋手段位总和仅次于上海。2012年9月,中国围棋协会授予洛阳“全国围棋之乡”荣誉称号……
在王潼玲眼中,围棋不只是单纯的棋类游戏,更是一个庞大的文化产业。20世纪八九十年代,关注围棋文化、投身围棋产业的人只能说是“小众”群体。但近年来,全国围棋产业蓬勃发展。目前,洛阳围棋博物馆二期正在筹划中,除了补充陈列古遗存,还计划专门设立“围棋文化体验馆”。王潼玲说:“大家参观时,可随时坐下对弈一局,让人们沉浸在黑与白的玄妙世界里!”
随着收藏日丰,王潼玲还在着手成立洛阳围棋文化研究院,计划邀请国内专家学者,把自己有关围棋的800多册藏书进行归纳整理,“从围棋历史、文化等各个方面,整合成一套值得传世的专业书籍,让年轻人尤其是孩子们进一步体会围棋的棋理、意趣”。
为了让年轻人尤其是孩子们爱上围棋,王潼玲做了许多尝试。她在博物馆内专门设立了儿童体验区,“孩子可以动手制作不同图案、色彩、材质的围棋,让他们先认识、触摸围棋”。如今,洛阳围棋博物馆成了多所小学、幼儿园的教育基地。
王潼玲说:“如果有一天,围棋能走进校园、走进课堂,被更多的年轻人接受,咱们的围棋文化就活了!”
本报见习记者 李梦龙 通讯员 李健 石智卫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