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1版:洛 浦
  
本版新闻列表

 
数字报刊平台
  洛阳网首页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2016年3月17日 星期

驭众以诚信为本
□喻清录
“我不杀你,你如能战场立功,我举荐提拔你。” 李玉明 画

隋大业十一年(公元615年)三月,隋炀帝巡幸太原,八月巡视塞北。突厥(北方部落)侦知消息,十万精骑谋袭乘舆(炀帝车驾),炀帝仓皇逃入雁门关,突厥围攻雁门,飞箭如雨,形势万分危急。炀帝情急之下晓谕守城将士:“努力击贼,凡在行阵,勿忧富贵。”并派使者再三宣旨慰劳:“守城有功,无官者授官六品,赐绢百段;有官者连升三级。”众将士踊跃向前,昼夜拒战,死伤甚众。突厥急攻不下,解围而去。

炀帝脱难还至太原,民部尚书、东都(洛阳)留守樊子盖奏请赏赐雁门有功将士,“不宜失信”,而炀帝斥责道:“公欲收物情(收买人心)邪!”樊子盖胆寒,众臣皆不敢言。结果守雁门将士一万七千人,得赏赐者仅一千五百人,赏格也大打折扣,致使人人怨愤。此后隋炀帝圣旨无人信,政令不行。

唐代思想家陆贽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深刻论述君王坚持诚信的重要性:“人君临下,当以诚信为本。不诚则心莫之保,不信则言莫之行。驭人以智则人诈,示人以疑则人偷。上行之则下从之,上施之则下报之。若诚不尽于己而望尽于人,众必怠而不从矣。是知诚信之道,不可斯须而去身。”这番话值得所有执政者鉴戒。

君临天下,驾驭万民,诚信就是名片,做不到的事情就不要轻易许诺,许诺的事情就要践行落实,言而无信,众人何去何从!如果以欺诈伎俩蒙骗百姓,则无异于饮鸩(zhèn)止渴,百姓能善罢甘休吗?会听任摆布吗?庶民言而无信,丢掉的是朋友;君王言而无信,丢掉的是江山。隋炀帝于危急时刻信誓旦旦,雁门将士拼死护驾,而他“好了伤疤忘了疼”,玩弄骗局,欺诈天下,不亡何待!

《资治通鉴》记载有唐高祖李渊两例言而有信的史实。

武德四年(公元621年),秦王李世民已相继消灭窦建德、王世充割据势力,李渊大赦天下,但赦令既下,窦、王余党仍有远徙(流放)者。治书侍御史孙伏伽上书:“兵、食可去,信不可去,陛下已赦而复徙之,是自违本心,使臣民何所凭依!且世充尚蒙宽宥(yòu,恕),况于余党,所宜纵释。”李渊笑而从之,天下平静。

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十二月,唐高祖征兵,年龄为十八岁以上男子。中书令封伦奏请:“男子未满十八,其身材壮大者,亦可征用。”高祖诏令太子洗马(官职名)魏征起草圣旨,但魏征坚决不奉诏。高祖怒责曰:“男子身材壮大而自言未满十八,乃奸民为避征役隐瞒年龄,征之何害,而卿固执至此!”魏征曰:“兵在精不在多,取其壮健,以道御之,足以无敌于天下,何必增其虚数!陛下常言‘吾以诚信御天下,欲使臣民皆无欺诈’,今征兵先疑其诈,岂所谓以诚信为治乎!”高祖醒悟道:“夫号令不信,则民不知所从,天下何由而治!”遂不征年未满十八者,黎民钦服。

《续资治通鉴》对官吏“以诚信服人”亦多有记载。

宋真宗时宰相寇准,在太宗朝做过巴东、成安两个县的县令,治政“一以恩信”,除国家正常赋税外,承诺不征收百姓任何苛捐杂税,说到做到。因此每年收缴赋税,寇准仅在县衙门口告示,从不派兵丁催缴,而百姓争相缴纳,无一户迁延时日。寇准曾在巴东县衙庭院种植两棵柏树,百姓谓之“莱公柏”(寇准爵封莱国公),睹物思人,永远怀念。

宋太祖建隆二年(公元961年)十一月,西山巡检使郭进大败北汉军。郭进军令严明,一军校违令被罚,乃诬告郭进贪渎,太祖详查后把他押送郭进,令亲手杀之。此时北汉军侵犯,郭进谓此人曰:“我不杀你。你如能战场立功,我举荐提拔你。”此人奋勇杀敌,立下战功。郭进遵守信诺,向朝廷举荐,而太祖不批准:“他诬告忠良,虽有战功,不过抵罪,不可授官。”郭进又奏请:“使臣失信于人,则不能用人矣。”太祖于是提拔了此人。郭进从此号令三军,无人不服。

这些史实证明,诚信就是威望,就是力量,是执政者不可或缺的重要素养。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

≡ 聚焦河洛 ≡

≡ 亲子教育 ≡

≡ 公益慈善 ≡

≡ 房产家居 ≡

≡ 汽车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