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超市购物,收银员轻轻一扫,即可知道商品的品种、价格。在洛阳玻斯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该企业研发的动静玻璃测量仪轻轻一扫,每块玻璃长、宽等规格即时呈现——这是记者日前在洛阳国家大学科技园里看到的一幕。
“这是我们刚刚定型的行业首款动静玻璃测量仪,有了它,玻璃尺寸测量在生产线上即可进行,使得玻璃定制化、高效化生产成为可能。”和玻璃生产技术打了几十年交道的公司总经理吴志强难掩心中兴奋。
记者在该企业实验室里看到,数块玻璃在生产线输送滚筒上快速移动,滚筒间隙透出的激光束无声扫过,每块玻璃长、宽即刻在屏幕上显现。不论玻璃正着放、斜着放,快速走、慢速走,只要在输送滚筒上经过,生产线生产了哪些规格、多少块玻璃都能一目了然,犹如给每块玻璃贴上了个性化的“身份证”。
吴志强介绍,目前在玻璃生产过程中,玻璃规格测量主要靠人工,既耗费时间、人力成本高昂,又容易因为人工测量误差导致不合格产品产生。
据统计,我国玻璃行业由于测量误差导致的浪费达3%。这意味着,一个年产值4000万元的中小型玻璃生产企业,一年下来多付出的成本就超过百万元。
正因此,研制能在生产线上实现玻璃规格精确测量的仪器,成为玻璃生产仪器行业的重要研发方向。
“没有什么捷径,就是要靠不停地测,不断地采集数据,找出规律、改进设备。”吴志强说,测量误差,是该产品研发中面临的最大技术瓶颈。为了攻克该技术难关,他和他的7人研发团队2012年以来只重复一件事——测量、统计、矫正,再测量、再统计、再矫正……
创新研发终结硕果。在国内其他厂家研发进度还在5毫米上下的误差徘徊时,该企业在去年年底率先将其控制在1毫米以内。
目前,该企业研发的动静玻璃测量仪已申请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各2项。除了能够实现生产同步测量,该仪器的应用,使得同一条生产线生产不同规格玻璃产品成为可能。
“将来,让客户在网上下单,生产线智能识别自动化生产,助力玻璃产业向‘工业4.0’升级。”吴志强说。以目前玻璃行业的设备存量计算,应用该产品进行改造升级的潜在市场高达70亿元。
产品尚未推出,已有来自北京、秦皇岛等地的商家不断来找吴志强谈合作,希望将其研发的产品“嵌入”到他们的智能玻璃生产机械中。
“下个月,我们将在于上海举行的中国国际玻璃工业技术展览会上进行产品发布,让世界玻璃行业看到我们洛阳玻璃机械的创新实力。”吴志强信心满满地说。
本报记者 张锐鑫 通讯员 刘晓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