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建国大业》编剧王兴东提出,剧作家“闭门造车”多,他建议加大力度扶持编剧深入生活搞创作。事实上,最近几部热播电视剧的编剧都因为故事创作、剧情改编、人物设定、细节考究等方面受到各方吐槽,但是,吐槽编剧的时候,大家有没有想过应该关注“原创值”呢?
现象一
编剧很“委屈”
如今影视作品跟观众见面时,作品养眼好看的话,观众会大赞导演的功力、演员的表演……编剧呢?从最近几部热播剧来看,被吐槽最多的就是编剧!
■不满改编,怪编剧
有网友认为,电视剧改编跟原著差距甚大,这得怪编剧。电视剧《寂寞空庭春欲晚》增添了小说里没有的男女主角童年偶遇桥段,而且小说里爱着纳兰容若的琳琅到了剧中恋上康熙,这样的“变心”对书迷来说是无法接受的,他们纷纷批评编剧“改动太大”。
■不满细节,怪编剧
讲述明代著名女医成长史的《女医·明妃传》部分细节近日在网络上也引起热议,剧中蚯蚓、鸟粪等诸多“土方”被用于药物治疗,“重口味医术”让网友怀疑编剧的专业性。网友表示:“在编剧的笔下,女主角不仅是医学界的柯南,还精通各种医术,编剧到底够不够专业?”
编剧张巍表示创作是很谨慎的:“前后找了三个中医进行咨询,剧中所有的医案都有出处,我们所有的医理和方子在审片之前都经过浙江的一些中医专家审过,当时没有提出医理和药理方面有什么问题。”
现象二
网络作家抢了编剧饭碗?
近两年“IP热”在影视圈盛行。IP,是IntellectualProperty的缩写,意为知识产权。它可以是一个故事,也可以是某一个形象,运营成功的IP可以在漫画、小说、电影、玩具、手游等不同的媒介形式中转换。说白了,IP指的就是内容,优质IP可以等同于好的故事和角色,这也成为影视作品成功的基础。
相对原创的风险,影视制作方似乎更愿意选择已经拥有一定名气的网络小说进行改编。但是,网络小说怎么改?不少网络作家为了自己作品的高还原度而选择自己改,当他们也参与编剧之后,是否相当于抢了编剧的饭碗?
在改编自己作品并搬上银幕的作家里,目前为止郭敬明可以说是最成功的,他的《小时代》系列虽然口碑两极,却在票房上具有很大优势。随后,越来越多的作家加入到改编的队伍中——电视剧《甄嬛传》由原著作者流潋紫编剧,《琅琊榜》也请来小说作者海宴执笔。如今,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的原作者辛夷坞也在完成自己第十部作品《我们》之后选择转型,从作家学习如何成为一名编剧。
但是,作家们也承认“隔行如隔山”,电影剧本改编和小说创作是完全不同的领域,创作者要采取不同的叙述方式,创作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也有差异。《两生花》的编剧季炜铭也认为小说和编剧是两回事,小说是个人创作,受到的干扰比较少,创作空间很大;而影视作品是一个集体创作,“把小说改编成电视剧,这活儿真的不容易,会有很多不同的声音”。
在主题为“IP改编VS编剧原创”的论坛上,唐人公司总裁蔡艺侬也表示,并不认同编剧饭碗被“抢”的观点。在她看来,电视剧一定是二次创作的产物,绝不是把一个原作品搬过去就可以顺理成章地变成影像,它需要提升、改编。
现象三
坚守原创还是注重改编?
有业内人士认为,IP改编与坚守原创似乎成为编剧需要面对的两难选择,其中有市场的原因。如今,不少影视制作公司将目光盯着热门IP,这些作品有一定的人气积累,“改编”的消息都能引起巨大反响,这对影视作品的传播已经是成功的开始。
相对来说,原创作品则有一定的风险,观众能不能接受新的故事和人物设定,要等到作品跟观众见面的时候才能揭晓。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观众对原创也有一种宽容,相对于编剧因为IP改编不符合期望而遭到的板砖,原创编剧的压力要小得多。
《寻龙诀》的编剧张家鲁认为,IP是最近一年半出现的热词,因为资本介入,IP水涨船高,也让编剧有压力。投资方认为IP是票房保证,是营销上的宣传点,而IP让原创剧本的空间变小,编剧是有一点“被按着脑袋往前走”的感觉。
在业内论坛上,一向坚持原创的郭靖宇表示:“过往所有有知名度的、大家对它有一定信任的题材,都可以算是大IP,我从小看的电视剧都是从IP改编的,怎么今天突然出现IP改编和原创编剧的矛盾呢?有矛盾只能说很多应该原创的编剧没好好写!”
著名导演郑晓龙则认为,IP改编虽然相对容易,但改编得很烂也不能用,“对我来说,能不能改好和我原创一个剧本能不能搞好是一样的,如果本来很有基础的东西,你改编得很烂,也不能用”。
(据《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