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三旺 特约通讯员 刘功银
“这5公里的生产路,今年一定要修成。如果修不成,镇里不依,百姓骂娘。”3月11日上午,新安县正村镇后地村召开支委会,村党支部书记吕小钦的话掷地有声。
吕小钦的压力,来自镇里前不久召开的承诺大会。这几年,正村镇持续推行村干部向群众和镇党委、政府承诺活动,村干部肩上的担子重了,干事创业的劲头足了,换来了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担子
“我们后地村一要修5公里生产路,二要流转250亩土地,三要把村文化广场上的体育器材配齐。”在正村镇承诺大会上,吕小钦代表支部班子承诺了2016年为群众干的3件实事。
虽然只是几句承诺,但他深感肩上的担子不轻。
正村镇党委书记赵小彦说:“压担子,是为了让村干部有更足的动力。”
村干部是正儿八经的农民“父母官”,他们不干事,农民绝不会满意。赵小彦对此深有体会,他说,村干部工资不高,管理也相对松散,一些村干部当选后没有方向,不知道应该咋干,一届满了,村里的面貌没有改观,群众也没有得到实惠。
如何让村干部更多更好地为农民干实事?自2012年起,正村镇在全镇推行村干部向群众和镇党委、政府承诺活动。该镇每年年初召开承诺大会,21个行政村的党支部书记当面锣对面鼓地把一年要干的实事承诺下来,还要“签字画押”。年终,镇里逐项验收,干成的,奖励;没干成的,要说出个“一二三”。
赵小彦说,镇里同时采取一系列措施激励村干部兑现承诺,“压担子”这招还真管用。
面子
“管用,真管用。如果不干,别的不说,光这脸面上也过不去。”吕小钦笑着说,承诺可不能满嘴跑火车,说了就得干成,不然很难在群众面前抬起头。
承诺什么,得征求群众意见。每年年初,正村镇要求各村必须召开群众代表大会,村里想干什么事,先问问群众行不行。不行就再研究、再商量,直到群众认可为止。
承诺的事,要报给镇里审查。镇里的审查充分考虑农村实际,不符合农民切身利益或者一时难以实现的,一般会被“拿掉”。
承诺的事项,必须让群众知道。村干部承诺时,镇里会用摄像机录下来并刻成光盘,在每个村进行播放。同时,承诺事项要在村里的党务政务公开栏里进行公示,做到家喻户晓。
年中,光盘还要再播放,对照着梳理承诺事项完成的进度。这时,村干部要述职,针对每一项承诺说说进展到了什么程度,还存在哪些问题等。
年终,镇里派出检查组,连同21个行政村的干部,逐村进行检查验收。
“承诺的事项,镇里知道,群众也清楚。如果没完成,村里的群众咋看你?”吕小钦说,在农村,都是抬头不见低头见,当干部,要面子,完不成承诺事项,来年选举就会丢选票,也丢人。
正村镇白墙村村委会副主任姬革命也深有感触:“对着镜头把话撂出去了,这么多双眼睛看着,不兑现,说不过去。”
果子
后地村仅有千把口人,却分住在“四道岭、五条沟”。这里属贫水地带,过去村民要到别村拉水吃。有人还借此做起了生意,来村里卖水,“50元两方”。
2012年,吕小钦在承诺大会上说,要打深井,让群众有水吃。结果,想尽办法把井打了,却没打出来水。次年,他又承诺打井,又打了,还是没出水。到了第三年,他还是承诺打井。
“老天爷也看不过去了,这次终于打出了水。”吕小钦笑着说,办法总比困难多,干不成绝不罢休,为了群众吃水,也为了咱自己的脸面。
白墙村的“手笔”要比后地村大得多。去年,村里承诺筹资300万元建设污水处理厂,建成了;承诺筹资600万元建设中心小学,也建成了。在村民杨龙云看来,村干部的承诺、镇里的一系列督促措施,是实实在在的事,每件事的最终受益者都是老百姓。
“承诺是种子,督促是土壤,结出的是群众想要的果子。”赵小彦说。
自2012年以来,正村镇21个行政村共承诺公开事项521项,截至目前完成490项,完成率达94%。这几年,该镇修建乡村道路181.38公里,流转土地1.1万余亩,完善了正村中心小学综合楼等一批教育教学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