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国家统计局发布了上半年我国经济数据:GDP增速为6.7%,继续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主要指标运行平稳,产业结构、需求结构、区域结构继续改善。专家认为,在我们坚定落实去产能、去杠杆等结构性改革任务的同时,经济未“失速”,体现了经济旧动能有序调整、新动能茁壮成长。
收入事关百姓最切身利益。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886元,同比名义增长8.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5%。具体来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957元,实际增长5.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050元,实际增长6.7%,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
再来看看备受关注的就业话题,上半年城镇新增就业717万人,完成全年计划目标的71.7%,31个大城市调查失业率在5%左右,总体稳定。而根据人社部上周发布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将继续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实现城镇新增就业5000万人以上,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继续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就业工作的首位,做好化解过剩产能中职工安置工作;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和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要达到7500万人,高技能人才总量达到5500万人。保就业政策持续发力,再加上人才供给侧改革不断推进,就业总体稳定仍然可期。
上周,民政部发布通知要求落实精准救助,切实维护好城乡特困人员的基本生活权益,对现有农村五保对象、城市“三无”人员及其他符合救助供养条件的困难群众开展全面摸底排查,将符合条件的全部纳入救助供养范围,并全面建立特困人员分类管理档案。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包括基本生活标准和照料护理标准两部分,基本生活标准原则上应不低于当地低保标准的1.3倍。社会救助是社会保障的最后一道防线,也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方面,切实做好政策性兜底保障措施容不得半点马虎。
上周,还有几则民生信息值得关注:
——国务院印发《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将加快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建设标准统一、教师编制标准统一、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统一、基本装备配置标准统一和“两免一补”政策城乡全覆盖,到2020年,城乡二元结构壁垒基本消除,义务教育与城镇化发展基本协调;
——针对预付卡监管空白,商务部表示将联合有关部门建立健全适用于全部行业领域和各类发卡主体的法规和制度,给预付卡上“保险”,一旦商家关张跑路消费者可理赔;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对网络食品抽检采取“神秘买家”的制度,抽样人员以顾客身份买样、查验、封样,以更好地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郭宁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