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方便瓜农卖瓜、市民买瓜,我市今年在市区共设立196个自产瓜果直销点。这是洛阳近几年的一个“常规动作”,而今年的亮点就在于,相关部门在直销点还设有便民服务点,为瓜农提供饮用水、打气筒、医药箱、垃圾桶等,还配备有专职卫生保洁人员,负责打扫直销点的卫生。(详见本报昨日04版相关报道)
这样的卖瓜环境,也难怪瓜农会连称“没想到”了。透过这些“没想到”,瓜农们可以明显地感受到自己受到的尊重、管理的贴心,以及整个城市释放的善意。而有了这些“没想到”打底,瓜农们也会积极配合管理部门,更加乐意做到瓜果不落地、不乱搭棚子乱堆杂物等要求。如此良性的双向互动,正是城市治理所追求的理想状态。
这种理想状态的达成,发端于管理部门主动的“推己及人”:对于涌入城区的大量瓜农,既没有做置身事外的“吃瓜群众”,也没有将自己视作高高在上的“管理者”,而是摆正自己“服务员”的身份,充分体谅瓜农卖瓜的迫切心情和现实难处,将管理服务与瓜农的需求及时对接,甚至“想瓜农所未想”为他们卖瓜提供诸多便利。
城市管理者能够主动“推己及人”,主动服务、释放善意,群众自然也会投桃报李,“推己及人”地理解管理者的难处,主动配合相关管理,最终在相互理解、相互配合中实现良性互动。而一些地方的城管和商贩之所以“一言不合就起冲突”,往往是因为城市管理者不能“推己及人”,对商贩只讲管理、没有服务,只讲规则、没有温情,甚至动辄罚款、扣物,可以想见,如此缺乏同情心、换位思考的管理,当然容易引起反感、引发冲突了。
“播种鲜花,就不会收获荆棘”,城市管理也是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