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副省长、市委书记李亚提出,领导干部要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倡树“清新简约、务本责实”的良好作风,争做为民、务实、清廉的好干部。这是对全市党员干部作风建设提出的新目标,对推动全市上下继续保持坚强政治定力具有重要的指向性意义,也为我市广大党员干部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的作为提出了新要求。
反腐倡廉,需要绷紧自律的弦,更要筑牢纪律的堤。我市坚持扎紧制度笼子,遏制“四风”顽疾,坚持纪挺法前,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不断引向深入。
扎紧制度笼子
制度建设,对于反腐倡廉究竟有多重要?让我们看一个例子。
日前,市环保局行政审批服务科工作人员到某企业进行技术评审,他们先到局监察室填写了一张廉政审批备案表。
环保工作与企业接触多,廉政风险点也多,企业要想通过环境保护的各项评审、验收等,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但这些投入往往与企业所生产的产品没有直接关系,所以个别企业总会动一些歪脑筋试图通过审批。也正因此,一些干部曾因行为不检点而被企业投诉,也有人因此付出沉重代价。
“环保工作人员参加企业有关活动,不是想去就去,而是要经过层层审批,并且我们还要向企业回访。”市环保局监察室相关负责人说,廉政审批备案制度实施以来,该局监察室近两年未接到一起投诉。
一张廉政审批表,实现企业零投诉,这就是制度的作用。
扎紧制度笼子,是取得反腐败攻坚战、持久战最终胜利的根本保障。市纪委法规调研室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市纪委在全市广泛开展“反腐倡廉好制度”征集评选活动,一批具有针对性、科学性、创新性的好制度不断涌现,对党风廉政建设起到积极作用。
用制度推进反腐倡廉,洛阳的脚步从未停歇。去年10月,我市下发《洛阳市完善县级以上机关反腐倡廉制度实施方案》,明确要求县级以上机关健全完善21项反腐倡廉制度。
《洛阳市领导干部党风廉政建设约谈制度》的实施, 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关于严肃县级以上机关党员领导干部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规定实施细则》,用“四个禁止”让党员领导干部不敢“任性”……制度的笼子在一点点扎紧,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在稳步推进。
(下转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