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大会的主题是:深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全面从严治党,切实提高各级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和执行力,团结带领全县人民坚持绿色发展、打造生态栾川,实现生态美、百姓富、县域强,为加快建设向上向善、旅居福地新栾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7月17日至7月20日,中国共产党栾川县第十二次代表大会胜利召开,会上,董炳麓代表中国共产党栾川县第十一届委员会作了题为《加快建设向上向善旅居福地新栾川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的工作报告,全面总结过去五年栾川县经济社会事业和党的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绩,实事求是分析栾川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科学规划了未来五年的发展思路和目标。
会议选举产生了中国共产党栾川县第十二届委员会、中国共产党栾川县纪律检查委员会。董炳麓、王明朗、韩建军、朱宏轩、赵改新、石智刚、牛凯歌、徐彦、李胜利、柴洪涛、程广勇当选为县委常委。董炳麓当选为中国共产党栾川县第十二届委员会书记,王明朗、韩建军当选为副书记。徐彦当选为中国共产党栾川县第十二届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胡朝辉、安远当选为副书记。
过去五年
团结奋进 取得历史性变化
经济实力显著增强,质量效益稳步提升。2015年全县生产总值152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7.2亿元,总量连续5年居全市前列。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979元,比2010年增加10511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175元,实现翻番。
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栾川成为全国第一钼钨生产大县;全景栾川建设深入推进,乡村旅游发展亮点纷呈,“栾川模式”实现跨越性提升,A级景区数量居全国县级前列,2015年游客总量首次突破千万人次;特色农业发展态势良好,发展特色产业基地25个,特色经济林面积达到45万亩,全县注册成立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414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1家,数量居全市第一;现代服务业蓬勃兴起,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由2010年的15%提高到33.7%。
城乡建设持续提升,全县面貌焕然一新。旅游县城承载力更强,更加宜居宜业宜游;特色城镇集聚力更大,13个乡镇实施小城镇建设项目600多个;美丽乡村建设走在全市前列;生态环境质量更优,森林覆盖率稳居全省第一,成功创建全省唯一的国家级生态县,被国家环保部确定为全国生态文明试点示范县,被授予首届“中国生态文明奖先进集体”称号。
社会事业长足发展,民生民计持续改善。贫困人口由8.9万人减少到28752人;在全市率先实现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完成农村危房改造2.2万户;新区一高、新区小学、栾川外国语学校和10所乡镇标准化幼儿园建成投用,被评为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地区和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群众医疗保健条件极大改善;县、乡、村公共文化设施覆盖率达100%;解决了10.9万农村群众安全饮水问题;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干部作风明显改进。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涌现出马海明、杨岳、段新宽、李红太等一大批践行“三严三实”的好党员好干部;深入建设“4+4+2”党建制度体系;全面落实从严治党责任,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进一步好转。
未来五年
务实重干 绘就更宏伟蓝图
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坚持绿色发展、打造生态栾川,实现生态美、百姓富、县域强”为引领,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旅游富县、生态立县、创新兴县”战略,统筹推进“9+2”工作布局,加快建设向上向善、旅居福地新栾川,力争把栾川建设成为全国知名的转型升级示范区、最佳旅游目的地、山水氧吧宜居县、创新开放文明城,为全市实现“四高一强一率先” 奋斗目标做出重要贡献。
落实上级要求,把握发展大势,结合栾川实际,未来五年,栾川将——
■ 肩负历史使命,为全市大局做出四个更大贡献
● 努力在生态环境建设上为全市大局做出更大贡献。
以推进“生态立县”战略为支撑,以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为抓手,着力抓好强化生态保护、厚植生态优势、坚持生态惠民、保障生态安全四个重点,坚定不移把生态保护作为政治任务,努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的栾川样板,将栾川打造成为现代生态林业的样板区、美丽乡村的先行区、环境优美的宜居地,建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
● 努力在现代产业体系构建特别是旅游服务业的发展上为全市大局做出更大贡献。
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旅游富县”战略,加快构建以钨钼新材料产业、旅游产业为主导,生物医药产业为新兴,健康养老产业、高效农业为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树立“旅游+”和“全域旅游”发展理念,将栾川建设成为具有较高知名度、产业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旅游目的地和国家级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成功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县,当好洛阳生态旅游的排头兵。
● 努力在现代基础设施体系支撑上为全市大局做出更大贡献。
加快推进尧山至栾川至西峡等高速公路建设,谋划省道328、322连接,逐步提升和完善农村骨架路网,全力打通洛阳南部大通道,为全市构建区内畅通、区外通达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提升洛阳区域性重要交通枢纽地位做出更大贡献。
● 努力在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上为全市大局做出更大贡献。
大力实施“创新兴县”战略,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到2020年,全县创建高新技术企业10家以上、产学研型合作企业30家以上、科技型中小微企业150家以上、星级智慧企业50家以上,专利申请量和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实现翻番,为洛阳建设中原经济区重要的科技服务中心做出更大贡献。
■ 坚持绿色发展、打造生态栾川,实现生态美、百姓富、县域强,走出一条具有栾川特色的绿色之路
● 加强源头保护,夯实生态根基。
大力实施蓝天工程,深化扬尘污染防治,加大机动车污染防治和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力度,完善大气监测网络,保护好大气;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严格林地征占用审批管理,推进全域绿化和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大力开展“绿色矿山”建设,保护好山林;编制全县水资源规划,实施水保综合治理工程,推动全域水系建设,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保护好水源;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严格执行土地法规政策,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坚持“防、控、治”多措并举,确保全县土地安全。
● 坚持绿色生产,增强县域经济实力。
以提高质量效益为中心,持续推进工业结构转型升级,推动工业多元化发展;科学制订《栾川县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加快构建精品观光体验游板块、高山休闲度假游板块、乡村游板块和北部旅游综合区,全力打造“奇境栾川、自然不同”旅游品牌,全面推进“旅游+产业”新模式,规划建设全域旅游集散中心和大数据中心,营造诚信、公道的旅游环境,做大做强做优旅游业;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着力培育完善新业态,重点发展科研、金融、仓储等生产性服务业和餐饮、商贸、文化等生活性服务业,重点培育电子商务、健康养老、生物医药、休闲养生、现代物流等新业态。
● 发挥牵动作用,建设山水宜居之城。
做好全域规划,实现城乡建设“一本规划,一张蓝图”,县城、景区、村庄资源共享一盘棋;按照“一带、三区、五心、七廊”的县城空间结构,构建“依山就势、疏密有度、错落有致、显山露水、通风透气”的城市形态,强化县城宜居功能和旅游服务功能;强化基础支撑,打造旅游服务型、休闲度假型、资源加工型、商贸服务型等各具特色的小城镇。
● 坚持发展为民,致力增进民生福祉。
全面贯彻落实新时期脱贫攻坚工作要求,探索生态脱贫新路子,确保2018年实现全县稳定脱贫;围绕群众关心的就业、就学、就医、出行、住房等问题做好惠民文章,全力落实县城集中供暖、天然气主管道及乡镇供气管网建设等惠民实事;增强防汛抗旱的应急能力,抓好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安全监管和综合治理,筑牢安全屏障;全面推进平安建设。
■ 全面从严治党,打造栾川政治上的绿水青山
强化理论武装,保持与时俱进的思想境界。
夯实基层基础,筑牢推动发展的战斗堡垒。
着力改进作风,增强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
抓好队伍建设,培养引领发展的骨干力量。
坚决反腐倡廉,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环境。
加强党的领导,巩固团结干事的良好局面。
栾川县第十二次党代会关键词盘点
关键词 向上向善、旅居福地新栾川
这是“十三五”期间栾川发展的总目标。向上,就是要全县干群保持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向善,就是要弘扬栾川人民和善淳朴的良好民风;旅居福地,就是要把栾川建设成为栾川人民的幸福家园、投资创业者的成功沃土、外来旅游者的向往之地。
关键词 栾川特色的绿色发展之路
报告指出,建设向上向善、旅居福地新栾川,最重要的是要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夯实生态根基,增强经济实力,统筹城乡建设,增进民生福祉,努力走出一条具有栾川特色的绿色发展之路。
关键词 夯实生态根基
坚持生态优先、保护为基、源头做起,保护好大气、山林、水源、土地,不断夯实生态栾川建设的基础。
关键词 坚持绿色生产
要强化“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加快生产方式转变,实现绿色生产、绿色发展。
关键词 建设山水宜居城市
要做好全域规划,加强县城建设,强化乡镇基础支撑,充分发挥城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牵动作用,加快建设山水宜居城市。
关键词 增进民生福祉
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打赢脱贫攻坚战,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县人民。
关键词 工矿业转型升级
报告指出,要以绿色发展倒逼工矿产业升级,着力延链补链,发展精深加工,推动钨钼产品在更多领域广泛应用。要以科技创新为引擎,提高产品附加值。大力发展旅游产品制造、生物制药、电子信息、新能源等产业项目,推动工业多元化发展。
关键词 做大做强做优旅游业
报告指出,树立“旅游+”和“全域旅游”发展理念,深度挖掘整合历史文化和山水生态资源,持续推进旅游治理全域覆盖、旅游环境全域优化、旅游产业全域联动、旅游服务全域配套、旅游成果全民共享;按照打造国内“最佳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的定位,全力打造“奇境栾川、自然不同”旅游品牌;到2020年,力争实现游客接待量1100万人次以上,游客人均消费1000元以上,旅游业总收入突破110亿元。
关键词 培育完善新业态
报告指出,要加快电子商务平台建设,推动互联网与工业、农业、旅游业融合发展,打通工业品下乡、农产品上行渠道,叫响“栾川印象”生态农业品牌。要加快建设养生养老等项目,加快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着力发展休闲养生产业,提升发展现代物流产业。
关键词 打赢脱贫攻坚战
报告指出,要确保到2018年实现全县稳定脱贫,提前摘掉贫困县帽子。严格执行脱贫攻坚一把手负责制,落实精准扶贫各项举措,将脱贫攻坚与造林增绿、兴水富民、旅游发展、移民搬迁相结合,投资7.6亿元实施易地搬迁3700户16604人,探索出生态脱贫的新路子。
关键词 栾川政治上的绿水青山
报告指出,全县各级党组织要进一步强化管党治党意识,把全面从严治党贯穿党的建设全过程、改革发展各方面,为建设向上向善、旅居福地新栾川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李艳 白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