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举重历来是中国奥运军团六大夺金主力之一,其中中国女子举重队又是重中之重。作为拿满里约奥运会4个参赛名额的中国女举,此次派出四大王牌,个个都是巾帼不让须眉的强手,她们是女子48公斤级侯志慧、女子53公斤级黎雅君、女子63公斤级邓薇和女子69公斤级向艳梅。
1 只用力量说话
奥运会女子举重共设7个级别,为限制举重强国的夺金点,国际举联规定一个国家最多只能参加4个级别的比赛。女子举重小级别历来是中国队的强项,女子48公斤级更是中国女举冲金重点,原因一是该级别在女子举重比赛中第一个登场;二是该级别中国队实力超群,国内竞争激烈。
在国内奥运选拔赛抓举比赛中,来自湖南19岁的侯志慧脱颖而出,夺取了抓举金牌,成绩是94公斤;挺举比赛也是这个19岁的湘妹子以116公斤夺得金牌,最后以210公斤夺取总成绩金牌。奥运会各级别只设一枚总成绩金牌,侯志慧210公斤的总成绩放在四年前的伦敦奥运会上,也可拿到48公斤级的金牌,所以,由她代表中国女举出战这一级别应属实至名归。
2 拼出一个机会
除女子48公斤级外,女子53公斤级也是中国女举的夺金重点。该级别抓举的世界纪录是103公斤,23岁的广东选手黎雅君在国内奥运选拔赛中,成功抓举起了104公斤,以超世界纪录1公斤的成绩夺得抓举金牌;在挺举比赛中,黎雅君第三把举起128公斤,再夺挺举金牌,以232公斤的个人最好总成绩拿下总成绩金牌。其实,福建队的陈晓婷实力也不弱,只可惜主场压力过大,没能发挥出个人最高水平。黎雅君赛后表示,这是她有史以来在比赛中拿到的最好的总成绩,幸运的是,这个成绩出现在了最恰当的场合。
对于中国女举来说,最难的是如何从七个级别中,挑选出最能代表中国女举实力的四个级别,黎雅君的绝对实力未必强得过陈晓婷,但她能扛得住巨大心理压力,这是她能成为奥运选手的主因。
3 “独角戏”令人放心
75公斤级和75公斤级以上级是大级别,女子大级别一直不是中国队强项,由于欧美强手较多,中国队这次依然不具备冲击奥运金牌的绝对实力。而且在选拔赛中,山东籍世界冠军康月以130公斤夺取75公斤级抓举金牌,但挺举三次均未举起152公斤,爆出冷门。广西选手李荣艳虽以251公斤夺得总成绩银牌,但这样的总成绩在奥运会上明显竞争力不足。75公斤以上级安徽选手孟苏平表现虽不错,但仍不足以冲击金牌,因此这两个大级别被中国女举放弃。
相比之下,女子63公斤级让人感到比较踏实,福建名将邓薇在该级别较量中唱了一出“独角戏”。在抓举比赛中,邓薇以115公斤的成绩获得冠军。挺举比赛,邓薇三次试举全部成功,最后一次149公斤成绩创造了新的全国纪录,河南选手龙丁玲以135公斤获得挺举亚军,冠亚军挺举成绩差距达到了14公斤,邓薇以264公斤的总成绩打破了世界纪录。
4 实力就是话语权
中国女子举重队另一个让人感到比较踏实的人是女子69公斤级的湘妹子向艳梅,她在有伤的情况下依然参加了全国选拔赛,并给所有人一个清晰答案:女子69公斤级仍是她的地盘。
举摔柔运动管理中心一直在观察,虽然对向艳梅的实力不怀疑,但近来向艳梅一直有伤在身,这导致她此前的训练也不够系统,所以对她表现持观望态度。令人钦佩的是,向艳梅给所有人一个满意的答复,那就是“我没问题”。
在比赛中,向艳梅不着急登场亮相,而是先让其他对手尽情发挥,在战术上这叫后发制人,等其他选手上场完毕,她才登场,最终以120公斤夺取女子69公斤级抓举金牌。挺举比赛也是一样,别人都在130多公斤上拼得你死我活时,向艳梅开把就轻松举起140公斤,最终以145公斤夺取挺举金牌。如此向艳梅以265公斤夺取总成绩金牌。
奥运会就是一个挑战巨大压力的战场,不能扛起高压作战,就失去了去里约奥运会的机会。女子48公斤级涌现一个19岁的侯志慧,63公斤级是名将邓薇的“独角戏”,69公斤级非向艳梅莫属,女子53公斤级心理素质过硬的黎雅君可以信赖。对于中国女举而言,里约奥运会就一个目标:夺金。 (据《北京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