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栋栋高楼大厦,错落有致,鳞次栉比;一处处游园广场,亭台轩榭,休闲宜游;一条条城乡道路,纵横交错,宽阔平坦;一个个特色镇村,风景秀丽,各具特色……
这是我市正在构建的现代城镇体系勾勒的美好蓝图,也是洛阳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生动写照。
市委城市工作会议提出,要着力优化中心城区“三大板块”的空间发展格局,以优化空间结构、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为重点,使洛北、洛龙、伊滨“三大板块”空间结构协调联动、城市品质高端精致、服务功能配套完备,着力打造居者心怡、来者心悦的宜居宜业之城。
坚持规划引领:注重“守正出奇”,做好特色文章
没有规划的引领,城乡的建设和发展就是一盘散沙,就会重复建设,甚至阻碍发展。
基于此,我市一直坚持把规划作为城乡建设和管理的“龙头”,以高起点规划引领高标准建设。
建立健全城乡规划委员会、规划专题会和规划专家委员会三级审议制度,实现规划委员会统筹主城区、协调六组团、覆盖全市域。这就是我市今年强化规划引领的一大举措。
在工作中,我市还理顺了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高新区与市城乡规划局的管理职能,加快完善洛龙区、伊滨区和龙门园区的规划机构和职能,加快推进“规划一盘棋、审批一支笔、管理一体化”。
建立“专家指导、公众参与、集体决策、社会监督”的阳光规划机制,是规划领域改革的另外一项举措。今年,我市在博物馆将古城快速路设计方案向市民公示,短短10天内收到千余条群众意见、建议。
“通过开门办规划,进一步提升了群众的感知度、参与度,也是汇集民意、提升规划质量的有效途径。”市城乡规划局负责人表示,今后,我市所有重大民生项目,方案确定前将力争全部公示、听取民意。
我市除了在规划上做到“一盘棋”,还注重“守正出奇”,努力做好特色文章。 (下转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