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日,从丝绸之路东方起点城市洛阳出发的新华社“一带一路全球行”报道团车队,从中国最西端口岸伊尔克什坦口岸启程,一路向西,开始踏上境外段行程。记者此行,将继续探寻沿线的洛阳企业项目及文化故事,见证洛阳在文化和经济上的“丝路荣耀”。
伊尔克什坦口岸西与吉尔吉斯斯坦的奥什州毗邻,是中国最西端的口岸。这里的边检站、旅馆乃至免税店等,都可以加一个修饰语——“中国最西边”。
记者了解到,这个中国最西端口岸也与“洛阳制造”有着不解之缘。近年,中国一拖集团多次中标中国援助吉尔吉斯斯坦拖拉机项目,上千台“东方红”拖拉机正是从这里发往吉尔吉斯斯坦,该口岸成为两国友谊和洛阳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见证。
在简短的发车仪式后,18日中午,报道团车队从伊尔克什坦口岸出发,沿新疆S309线一路向西行驶100多公里,途经天山和昆仑山山脉交汇处,抵达中国最西边的边境界碑77号界碑。过了界碑,转过一个“U”形路弯,再跨过一条小溪,车队就进入了吉尔吉斯斯坦。
值得一提的是,车队进入吉尔吉斯斯坦后,途经中吉乌公路,它是中国、吉尔吉斯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三国贸易往来的主干道。车队在行驶途中,不时看到大型货车迎面驶过。地接向导告诉记者,近几年,中国和吉、乌两国谋划建设中吉乌铁路,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物流新通道。
经过100多公里的雪山草原,报道团车队抵达海拔3000多米的小村萨雷塔什时,已是当地时间晚上9点。萨雷塔什是坐落在雪山脚下一个仅有数百人的小村庄,被不少游客当作前往奥什州的驿站。当地居民多以放牧为生,山坡甚至公路上随处可见羊群和马群。当晚,报道团成员在当地民居住下,于第二日继续前往奥什州。
此次报道团境外段行程将途经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伊朗、土耳其、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匈牙利、奥地利、捷克、德国,最终抵达荷兰港口城市鹿特丹,行经12个国家30余座城市,行程1万多公里,预计10月上旬结束。
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洛阳制造”,将是记者此行关注的最大主题。上半年,我市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外贸进出口总额近4.15亿美元,同比增长30.2%。此次记者将在沿线探寻这一数字背后的项目支撑。
此外,作为丝绸之路东方起点城市的洛阳,自古就与“丝路”沿线国家保持着各种往来,此次记者将探寻沿线城市中的洛阳印记,感受古都洛阳曾经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