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几项针对困难家庭的重大政策相继发布。
首先是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从2016年秋季学期起,免除公办普通高中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包括非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残疾学生的学杂费,对民办学校符合条件的学生,按照当地同类型公办学校标准给予补助。
其次,该会议还确定了将进一步完善现行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单月同比涨幅达到3.5%,或该指数中的食品价格单月同比涨幅达到6%时,即启动对困难家庭的价格补贴。
最后,上周国家卫计委发布的《关于建立和完善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联系人制度的通知》表明,在我国将建立完善计生特殊家庭联系人制度。该通知提出将为每一户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确定一名乡镇(街道)领导干部和一名村(居)委会干部作为帮扶“双岗”联系人。联系对象发生意外、重病、受灾、亡故等重大情况时,联系人要及时上门,帮助其排忧解难。
此外,《“十三五”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规划纲要》也在上周正式印发,在基本民生方面规定了将优先保障残疾人基本住房、研究建立用人单位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公示制度,加强农村贫困残疾人如期脱贫等一系列制度。在公共服务方面,家庭经济困难的残疾儿童、青少年将得到包括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在内的12年免费教育。
在价格方面,上周公布的数据呈现“三涨一降”的局面。
首先是房价涨。据国家统计局上周公布数据显示, 70个大中城市的7月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有51个城市上涨,这已经是自2015年5月止跌反弹后,70个大中城市整体房价连续15个月保持上涨态势。其中,厦门、合肥、南京等8个热点二线城市房价环比涨幅居前,超过了京沪广深等一线城市。
油价也在上周迎来下半年首次上调,8月18日,国家发改委发出通知,国内汽油、柴油价格每吨分别提高175元和170元。这是今年内成品油价的第五次上调,也是下半年首次上调。
国家统计局上周还公布了全国31个省(区、市) 7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数据显示,7月全国CPI同比上涨1.8%,其涨幅自5月已连续3个月回落。在地方层面,多数省份的7月物价涨幅也普遍出现下降。专家表示,7月CPI涨幅继续回落,主要是受猪肉等食品价格回调影响。
话费则在上周迎来了下降的机会。继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相继宣布今年将逐步推进全国一体化资费后,上周中国联通宣布,自今年10月1日起,公司将进一步取消长途漫游费。至此,三大运营商已全部给出了取消长途漫游费的最后期限。据悉明年长市漫一体化的计费方式或将推行,长途漫游费将成历史。
(陈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