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宏卿
作为洛阳才子,杜甫显然是位佼佼者。他生活在唐代由盛转衰的时代,他的诗是时代的镜子,故有“史诗”的美誉。他胸怀国家,直面现实,以实事入诗,有心动神遥的感染力。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孤舟漂泊 抱恨长逝
唐肃宗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杜甫到达凤翔,被肃宗任命为左拾遗。但因上疏营救房琯,触怒肃宗,被贬到华州(今华县),负责祭祀、礼乐、学校、选举、医筮、考课等事。到华州后,杜甫心情十分苦闷和烦恼,这是他人生最艰苦的一段时光,《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展示了诗人复杂不平的心态:“有客有客字子美,白头乱发垂过耳。岁拾橡栗随狙公(猴子),天寒日暮山谷里。中原无书归不得,手脚冻皴皮肉死。呜呼一歌兮歌已哀,悲风为我从天来。”
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夏天,华州及关中大旱,杜甫写下《夏日叹》和《夏夜叹》,忧时伤乱,咏叹国难民苦。这年立秋后,杜甫因对污浊的时政痛心疾首,而放弃了华州司功参军的职务,几经辗转,最后到了成都,在严武等人的帮助下,在城西浣花溪畔,建成了一座草堂,世称“杜甫草堂”, 也称“浣花草堂”。
大历三年,杜甫思乡心切,乘舟出峡,先到江陵,又转公安,年底又漂泊到湖南岳阳,这一段时间杜甫一直住在船上。由于生活困难,不但不能北归洛阳,还被迫更往南行。从《恨别》中可以看出他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
大历五年冬,杜甫在由潭州往岳阳的一条小船上去世。他先被葬于故土襄阳,四十余年后他孙子将他的棺木移葬于洛阳偃师首阳山杜预墓前,杜审言墓侧。
诗文超群 传诵千古
杜甫生活在唐代由盛转衰的时代,他的诗是时代的镜子,故有“史诗”的美誉。杜甫一生写诗1500多首,大多集于《杜工部集》。其中很多是传诵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别”;其中“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
他的诗词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以“沉郁顿挫”四字准确概括出他自己的作品风格,而以沉郁为主。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诗反映当时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他的诗记录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表达了崇高的儒家仁爱精神和强烈的忧患意识,因而被誉为“诗史”。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杜甫流传下来的诗篇是唐诗里最多最广泛的,是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杜甫作品被称为“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是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作。
《独兴八首》可作代表,而《登高》则被称为历史上七律之第一“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八句皆为偶句,在律诗中已属少见,而其信手拈来,卓然成章,巧夺天工,全无痕迹,似无心为之,竟浑然天成的通脱磊落。
杜甫历经辛酸,看透人间的沧桑,幸与不幸偕同国家和黎民同步。杜甫之所以成为诗圣,同环境、遭际密不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