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昨日,我市召开对外开放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全面回顾“十二五”及今年以来我市对外开放工作情况,部署加快构建现代开放体系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对外开放工作。
我市对外开放工作取得了哪些成绩?未来如何取长补短加快构建现代开放体系?如何全力打造中原经济区开放新高地?记者一一为您解读。
数据看“十二五”
“十二五”期间,全市累计实际利用外资109.5亿美元、省外境内资金2533.4亿元,分别是“十一五”期间的2.8倍和3.4倍
全市累计实现进出口总额91.68亿美元,是“十一五”期间的1.32倍
我市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主要节点城市,外贸“朋友圈”扩大到170多个国家和地区,458种“洛阳制造”商品走向世界
我市与4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济合作关系
今年形势如何?
今年1月至7月,全市实际利用省外境内资金421亿元,同比增长6.4%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我市持续抓好对外开放工作。今年1月至7月,全市实际利用外资16.2亿美元、省外境内资金42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6%和6.4%。一批基地型、龙头型项目纷纷落户,截至目前进驻我市的境内外500强企业达71家。上半年,全市共签约项目314个,投资总额1489.4亿元。
尤其是在今年全国、全省外贸下滑的态势下,我市外贸逆市增长,上半年完成进出口总额56.2亿元,同比增长9.8%。其中,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外贸进出口总额4.15亿美元,增长30.2%。
下一步怎么办?
大力实施对外开放主战略,加快构建现代开放体系
我市将从四个方面着手,进一步做好对外开放工作
加快建设开放平台,积极打造内陆开放高地
目标:
坚持对内、对外双向开放,以综合保税区为核心,以航空港、铁路港、公路港为主体,以保税物流仓库、保税物流中心、电子口岸等为支撑,加快构建立体多元、功能完善、服务一流的内陆开放平台体系。
重点任务:
全力抓好河南自贸区洛阳片区和西工综合保税区申建工作,进一步完善河南自贸区洛阳片区总体方案研究报告,争取西工综合保税区今年获批并开工建设。
在航空口岸方面,加快洛阳机场公司化改造,积极参与河南本土航空公司的组建,年底前全部完成机场二期改扩建工程和老航站楼改造。
在铁路口岸方面,实施“东出西进”计划,积极融入郑欧班列运输体系,把洛阳作为郑欧班列甩挂点,争取开通中亚货运班列,尽快实现洛阳到青岛货运专列常态化运营。
在保税监管场所方面,支持符合条件的县(市)区设立保税监管场所,鼓励和支持企业设立海外保税仓。
积极推动电子口岸平台建设,加快跨境电商通关服务平台建设,实现电子口岸平台与口岸监管部门业务管理系统互联互通。
加快建设综合交通体系,实施一批航空、铁路、公路等重大交通项目,打通与国家“一带一路”规划重点省市、重点港口的主要通道,以郑西客专为横向对外客运主通道、以陇海铁路为横向对外货运主通道、以三门峡至洋口港为横向对外货运辅助通道,以焦柳铁路为纵向对外货运主通道,以洛宜铁路延伸至蒙西铁路洛宁站及伊川—嵩县—栾川—西峡铁路为支线,推动郑登洛、焦济洛等城际铁路建设,构建“三横一纵两支四城际”铁路网骨架,与中原城市群互联互通,增强对外辐射作用。
持续深化精准招商,大力实施产业招商行动
目标:
深化精准招商,提高招商引资质量和水平,推动产业发展向中高端迈进。
重点任务:
强力推进产业招商,围绕构建“五强六新五特”现代产业体系,努力引进更多带动力强的标志性企业和重大项目。
坚持引资、引技、引智相结合,加大招才引智力度。
创新招商方式方法,围绕精准招商组织专题活动,积极组织参加国家、省重大招商活动,突出产业链集群招商。
强化项目跟踪服务,坚持市县联动、部门联动,探索创新招商引资工作机制。
推动出口稳步增长,全面提升外贸发展水平
目标:
加快外贸转型升级,培育以“技术、质量、品牌、服务”为核心的竞争新优势。
重点任务:
加快出口基地企业服务平台建设,引进出口基地龙头企业,打造一批具有洛阳特色、国际竞争力强的出口基地和品牌。
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深入实施科技兴贸战略和机电产品出口推进计划。
大力发展服务外包,积极推进工业设计离岸业务发展,培育一批本地自主品牌企业,建设一批省级服务外包示范园区。
积极发展跨境电商,推动跨境电子商务自由化、便利化、规范化发展。
主动融入国家战略,不断深化国际产能合作
目标:
鼓励和支持优势企业加快“走出去”,搞好国内产能与国外市场的对接,增强国际市场开拓能力。
重点任务:
引导企业开发境外资源,在境外建立一批战略性资源开发生产供应基地。
推动企业开展国际工程承包,推动业务由工程建设向项目融资、设计咨询、运营管理等高附加值领域拓展。
鼓励企业到境外投资建厂,坚持企业“走出去”与“去产能”相结合。
继续扩大对外劳务合作,大力拓展高端劳务市场,提高劳务输出附加值。
今年如何干?
以“五强六新五特”现代产业体系招商为主线,以项目落地为核心,有目标、有重点、分行业开展精准招商
会上,我市还下发《洛阳市2016年开放招商行动计划》(下称《计划》)。《计划》提出,今年我市要以“五强六新五特”现代产业体系招商为主线,以项目落地为核心,有目标、有重点、分行业开展精准招商,全力助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今年全市开放招商工作的预期目标是:实际利用省外境内资金增长7%,实际吸收外资增长5%;力争在50亿元、100亿元以上项目和境内外500强企业投资项目引进上实现突破,力争全年新签约亿元以上招商项目不少于450个,其中10亿元以上招商项目不少于60个;突出抓好招商项目落地,全力推动一批重大招商项目早日见效。
今年全市开放招商的工作重点是以下四个方面
● 深入推进现代产业体系招商
以提高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着力开展重点产业招商,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和集群发展,改造提升经济增长的基本点,培育壮大新的增长点。
● 有效创新招商方式
创新招商理念,转变招商方式,紧盯重点区域和重点对象实行精准招商,推动产业集群式引进、链接式承接转移。
● 加快推动招商项目落地
以推动招商项目落地为核心,筛选一批重大招商项目,由市、县两级领导分包负责,专门组成工作班子推进,着力解决项目推进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全力加快招商项目进度。
● 全力优化发展环境
采取强力措施,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加大扶持企业和项目力度,推动局部优势向综合优势转变,以环境创造优势。
此外,今年我市将进一步完善开放招商考核奖惩机制。更加注重“五强六新五特”现代产业体系项目的引进,更加注重对项目资金到位率、项目开工率、投产达标率“三率”的考核,更加注重地企合作项目的引进,进一步引导鼓励各县(市)区引进更多大项目、好项目。
本报记者 孙小蕊 李江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