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24日召开的全市对外开放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下发了《中共洛阳市委 洛阳市人民政府关于构建现代开放体系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对外开放工作的重大意义、总体思路、基本原则、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及保障措施,为我市下步对外开放工作指明了路径。
总体思路
主动适应和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紧紧围绕“四高一强一率先”奋斗目标,按照“9+2”工作布局,抓住洛阳入选“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这一发展契机,积极构建服务高效的开放平台,努力培育承载功能强的开放载体,扎实推进各个领域开放工作,加快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新格局,打造中原经济区开放新高地。
基本原则
坚持 统筹协调
坚持 突出重点
坚持 量质并举
坚持 内外兼顾
发展目标
● 通过“十三五”期间持续努力,开放平台日趋完善,开放载体更加丰富,开放领域不断拓宽,开放观念深入人心,大开放格局基本形成
● 招商引资、对外贸易、对外经济合作的规模快速增长、质量不断改善,开放型经济发展主要指标位居全省前列
● 友好往来更加广泛,人文交流日益密切,洛阳的对外形象和影响力显著提升
● 到2020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引进省外境内资金、实际吸收外资占全省的比重有较大幅度提高
主要任务
(一) 完善支撑平台 打造开放高地
重点工作
● 扎实做好河南自贸区洛阳片区申建工作,积极复制已获批自贸试验区的成功经验,加快申建进程。
● 大力推进洛阳西工综合保税区申建工作,按照“边申报、边招商、边建设”的工作思路和要求,使综保区尽快获批并开工建设。
● 规划建设洛阳空港经济区,启动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将河南自贸区洛阳片区、综合保税区、航空口岸、通用航空等平台建设纳入其中,一次规划,分步实施。
● 完善一类航空口岸功能,大力拓展境内外航空市场,积极开展国际运邮业务,进一步完善航运网络体系。
● 加快铁路口岸开放步伐,积极争取进口木材、水果等指定口岸,实施“东出西进”计划,融入郑欧班列运输体系,把洛阳作为郑欧班列甩挂点,争取开通中亚货运班列,尽快实现洛阳到青岛货运专列常态化运营。
● 积极推进保税监管场所建设,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县(市)区设立保税监管场所,鼓励和支持企业设立海外保税仓。
● 加快建设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力争到2020年,全市跨境电子商务交易额在300亿元以上,实现一区多园、一园多点、多主体运行、多模式发展的跨境电子商务格局。
● 加强电子口岸平台建设,加快建设跨境电商通关服务平台,推广电子口岸应用,实现与有关地区间电子口岸平台资源共享和协调发展。
● 打造综合交通网络,强化洛阳“一带一路”节点城市支撑作用,向西密切与西北省份合作,连通俄罗斯、中亚、西亚等国家和地区,向东提升与天津、青岛、上海、连云港等沿海港口城市的连通水平;加快客货运专线和城际铁路建设,加强与郑州米字型高铁联系,构建“一纵三横四城际”铁路网状骨架,推进机公铁、公铁、铁海等多式联运协调发展。
(二) 强化载体功能 提升开放水平
重点工作
● 推动产业集聚区创新发展,按照“一园一主业、一地一特色”的原则,进一步优化、明确各产业集聚区功能定位。
● 加快服务业“两区”增效发展,力争到2020年,培育形成3个至5个营业收入超百亿元的服务业集群。
● 加快推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积极借鉴中关村先行先试经验,探索建立创新资源统筹协调发展、技术转移转化、科技创新与资本对接、人才服务工作等新机制。
● 积极申建国家级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加快构建以多领域软件开发为基础,以工业设计、工程设计、智能装备及机器人自动控制、新材料应用为引领,以现代物流、呼叫服务业务流程外包为支撑的特色明显、结构完整的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格局,打造中部地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服务外包产业基地。
(三) 狠抓重点领域 做强开放经济
重点工作
● 突出产业集群招商,扩大招商引资规模
实施“五强六新五特”现代产业体系招商行动;进一步拓宽开放招商领域,最大限度地放宽对外来投资的各种限制;大力开展招商引智,重点引进一批引领我市产业发展和技术创新的团队和人才。
● 突出国际市场开拓,扩大进出口规模
支持和引导企业开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新兴市场;强化出口基地建设,力争到2020年各类出口基地进出口总额占全市比重在80%以上;培育优势出口产业,到2020年出口超亿美元产品达到4种,超千万美元产品达到40种;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强化电子商务园区建设;扩大先进技术和设备进口。
● 深度融入“一带一路”,扩大对外经济合作
扩大国际产能合作,积极推动石油、电力、重工等行业优势企业在境外建立生产基地,引导本土有实力的企业在境外建立战略性资源开发生产供应基地;推动企业开展国际工程承包,尽快形成一批有较强实力的工程承包企业集团或企业联合体;提升对外劳务合作发展水平;强化与重点区域的经贸合作;加强对“走出去”企业的风险防范。
(四) 密切人文交流 扩大对外合作
重点工作
● 加强文化旅游交流与合作
充分利用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河洛文化旅游节等宣传推介渠道,积极承接国际性、全国性的博览会、展销会、论坛峰会;加快推进隋唐洛阳城国家遗址公园、古城保护与整治、龙门石窟景区西北服务区等一批重大旅游项目建设,争取省里谋划建设的丝绸之路文化交流中心项目落户洛阳。
● 扩大教育科技交流与合作
制订“留学洛阳计划”,重点吸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学生来洛留学;支持装备制造、文化、旅游等特色科研院所赴沿线国家开展合作办学或设立海外分校;加大与国内创新资源密集区域的科技合作力度。
● 强化人才交流与合作
继续实施“河洛英才计划”,力争“十三五”期间实施引智项目100项,引进各类外国专家500人次。
● 加强医疗卫生交流与合作
构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医药卫生科技交流合作平台,积极扶持和鼓励我市中医药企业“走出去”,加快医养结合、医疗体验旅游等健康服务业发展。
● 大力发展城市会展经济
培育一批国际性、全国性会展品牌;加快发展会展服务业,积极引导有国际影响力的高端会议落户我市;到2020年,形成服务体系完善、服务品质优良、市场竞争有序、专业化程度较高的洛阳会展业发展新格局。
保障措施
完善 体制机制 强化 资金支持
优化 服务环境 科学 考核评价
本报记者 孙小蕊 制图 李银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