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正成为制造业发展的一个切入点和重要增长点,其研发、制造、应用已成为衡量一个地区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
纵观今年上半年我市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发展,可谓有特色、有亮点、有突破。上半年,全市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17亿元,同比增长25%,其中机器人及相关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7.7亿元,同比增长27%。
就加快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发展,副省长、市委书记李亚曾强调,要发挥自身优势,将洛阳科技研发实力雄厚、装备制造业基础扎实、配套能力强等各方面优势汇聚起来,促进产业的集约集群集聚、高端高质高效发展,把握行业话语权,培育竞争新优势,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
龙头企业引领示范
在近日举行的全省消防部队供水能力建设现场会上,我市消防支队的两台消防机器人备受关注。
这两台消防机器人针对特殊火场特点设计,装有摄像头,具有载重量大、越障能力和机动性强、流量大、射程高等优点,可载重500公斤,能采取多种喷射方式进行火灾救援,可谓“消防神器”。
消防机器人正是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信重工)的“机器人家族”成员之一。作为大型企业,中信重工充分发挥多年来在装备制造领域深厚的技术积淀与创新活力,积极进军特种机器人领域,成为我市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的代表和佼佼者。
目前,中信重工已发展成为国内最大的特种机器人和智能装备研发制造基地。其推出的履带式机器人平台、水下机器人平台、巡检机器人平台,可广泛应用于消防、市政排水管网巡查、高电压等级变电站、井工非煤矿山、井工煤矿等多种高危和特殊环境。
中信重工是我市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我市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已从几年前的“星星之火”发展到如今的“燎原之势”。目前,全市已有100余家企业及科研院所开展机器人及智能制造装备相关产品的研发及生产。
重点领域多有突破
一块块手机盖板玻璃依次经过自动检测设备,几秒钟后屏幕显示出检测结果,随后机械手将合格、不合格产品分放至不同位置……
这是由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洛阳)机器人与智能装备创新研究院研发的手机盖板玻璃自动检测装备。该装置面世后,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封锁,将对手机盖板玻璃行业产生深远影响。
(下转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