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01版)具体来说,就是“替居民着想,为居民服务,谋居民幸福,让居民满意”——多做“掏心窝子”的事,让群众真正找到“家”的感觉,就能真正实现服务居民“零距离”,架起社区与居民之间的“连心桥”。
比如,上任伊始,老于了解到社区内部分协解职工生活出现困难,就从党员中挑选了几名代表进行宣传,通过帮带和引导使得100多名协解职工走上了自主创业路;
再比如,老于从楼栋长和热心居民中招募200多人组建了一支志愿者骨干队伍,继而成立“先锋号”党员志愿者服务队,为社区居民提供全方位服务。
最让社区居民秦明章难忘的一次帮扶,发生在2015年的冬天,鹅毛大雪纷纷扬扬,已是一头白发的老于与社区工作人员清理完积雪后,立马就组织大伙儿来到社区独居老人和高龄老人家中询问生活情况,并叮嘱安全。
秦明章当时就给社区发来了感谢信,信里说:“社区管理领导得真好,真正是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了百姓心坎里!”
网格管理送贴心
年过六旬的河阳新村社区监委会主任毋趁意怎么也想不到,自己都这把年纪了还要考试,每月一次。
有件事令其他人更没想到——毋趁意每一回都能考满分。
考题是老于出的,题目内容通常当场公布,事后就记录在办公笔记上——
有填空题:张三家住几号楼几门洞几楼?家里几口人?职业是什么?
有选择题:假如你是网格员,当所在网格发生火灾时,下列哪项内容是不该做的?
一道道题目,见证着老于为了社区管理花费的心血,也记录着社区网格化推进的历程。2014年,河阳新村社区开始推行网格化。根据安排,当时社区绝大多数工作人员白天忙正常工作,晚上挨家挨户了解情况。3370户1万余口人,入户调查是个大工程。居民“被打扰”不理解,工作人员吃闭门羹、“被加班”也不理解,工作一度停滞不前。
于书法想了个办法,让网格员中年纪最大的毋趁意、王淑莲做表率,带着大家攻坚克难,针对各家信息每月考试。毋趁意连续拿了几次满分之后,大家越来越起劲。
如今,社区精准掌握了95%以上的居民信息,基本达到了“点姓名知住址,点住址知户主,点户主知需求”的要求,居民群众对社区管理服务工作的满意率在95%以上。
前不久付梓的《实事记录》记下了很多网格化成功实施后的贴心实事:入户调查后帮助癫痫儿童申请低保,为了不影响其他人休息联系楼长给居民安排锻炼场所,帮忙疏通消防通道……
为什么要推行网格化?老于看得透彻:一人走千步,不如千人走一步。分片管理人尽其责,能够充分发挥党员和志愿者的力量,党组织就有几千双眼睛看护着社区,有上万只手为居民服务。
“真金白银”为群众
要服务好群众,还得建设好队伍,通过这些年的实践,老于有了不少心得,他又把这些内容统统记在了自己的办公笔记上:
有“三不”目标——“班子不出岔子,干部不出渣滓,队伍不出乱子”。
有“五个坚持”——坚持公平公正,不亲不疏,不打击报复;坚持率先垂范,带头遵章守纪,不贪公肥私,不争利争誉;坚持当好主心骨,勇于担当,不推卸责任;坚持发散思维,多想点子,不一味蛮干;坚持廉洁正派,干干净净,不谋取私利。
这么多法子,“个个都是经过实践检查,真金白银地好使。”老于说。
在老于和班子成员的努力下,近年,河阳新村社区先后获得“全国安全社区、全国文明和谐示范社区”等国家级荣誉8个,省市级荣誉27个。社区文化生活丰富起来了,居民感情深厚起来了,老于以党建引领社区建设的路子越走越开阔,通过发挥党员力量,把服务送到老百姓的心坎上——结果就是,党组织对群众“有求必应”,群众对党组织“一呼百应”!一件小事可见一斑——
前不久,央视纪录频道来吉利区拍宣传片,需要几个群众演员客串一下,老于他们在社区里随便一吆喝,呼呼啦啦就来了上百人,喜得对方连竖大拇指:全国像你们这么有效率的可不多见。
老于还有点意犹未尽:剧组要求没说太清楚,俺们这工作支持得积极着呢,再多要几组也能准备好……
本报记者 朱艳艳 陈曦 通讯员 周慧婷 王奇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