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区情
伊滨区是洛阳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中心城区“三大板块”之一,是洛阳市2011年至2020年重点建设区域,是洛阳的明日新城。伊滨区位于洛阳市区东南部,紧靠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与洛阳行政中心区隔伊河相望,辖5镇106个行政村,总面积280平方公里,总人口31万。区内主要涵盖52平方公里城市规划区、116平方公里万安山生态旅游开发区、112平方公里的城乡一体化区三大片区。
2016年,伊滨区针对重点工作,实行6个指挥部统筹协调、推进落实的运行机制,实施领导干部绩效考核制度,激励先进,鞭策后进,充分调动了工作积极性,各项工作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明显的成效。伊滨区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3亿元,同比增长8.5%;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2亿元,同比增长12.07%;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9亿元,同比增长9.9%;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97亿元,同比增长15.5%,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完成84.6亿元,同比增长99.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54.5亿元,同比增长12.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343元,同比增长10.6%。全区经济运行整体平稳增长,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2016年,伊滨区共引进中科院计算所“互联网++”众创空间、清华大学众智科学与网络化产业(洛阳)创新中心、洛阳师范学院启梦众创空间等亿元以上项目23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3个),投资总额69.3亿元。
伊滨区是洛阳城区今后发展最宝贵的稀缺资源,发展现代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目前,该区已进驻惠普、海尔、中建材等世界500强企业5家,中信重工、中兴、华强、轴研科技等中国500强企业8家,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达150家;初步形成了“233”产业体系,即两大主导产业(高端装备制造、高端服务),三大新兴产业(电子信息、机器人及智能装备、文化旅游),三大特色产业(钢制家具、通用航空、现代农业)。
战略支撑
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
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
发展目标
产业规模。经济总量明显上升,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以上,2020年预计可突破220亿元。
产业结构。高端装备制造和高端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体系初步形成,机器人及智能装备、电子信息、通用航空等核心产业得到较好发展,支撑作用明显增强。
空间布局。核心建设区生活和服务设施基本完备,产业集聚区初步形成合理的产业空间布局,各产业功能区块有序开发,实现生产与生活空间的良好融合。
产业影响。在洛阳市产业竞争力凸显,产业特色鲜明,成为洛阳经济新的增长极,初步成为洛阳市高新技术产业和创新创业的示范基地。
发展优势
交通便利。G310国道、S85郑少洛高速公路、S320省道、郑西高铁客运专线连接东西,G55二广高速公路、G207国道贯穿南北。区域内已实施建设城市主干道路30余条,通车里程近百公里,初步形成“9纵8横”的内部交通网络;与区外联结的2条快速通道、5座跨河大桥已经建成启用;规划实施中的郑登洛城际铁路、洛阳地铁均在该区设有站点;规划实施中的龙门通用机场即将开工建设。
位置优越。伊滨区属伊洛河冲积平原,地势平坦,位于洛阳主城区的下风、下水区域,避开了洛阳重点控制的文物管理区域,适宜项目建设。
环境优美。东临东汉帝陵南兆域万亩森林公园,西靠6平方公里的伊河生态绿廊,南部是116平方公里万安山生态旅游综合开发区,北部是50平方公里的伊洛河水生态示范区,18公里长的伊滨公园蜿蜒城间,伊滨区山水环抱、钟灵毓秀、宜居宜业。
文化丰厚。伊滨区境内有酒流沟、掘山、九贤等新石器文化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汉魏故城遗址,中国最早的国立大学——东汉太学遗址,中国最早的天文观测台——灵台遗址,北魏时期开凿的水泉石窟和东汉帝陵南兆域等历史文化遗存。
水电充足。伊滨区紧靠伊河,地下水蕴藏充足。城市规划区内有220KV变电站3座、110KV变电站8座,电力充足。区内水、电、气、暖等各项企业生产要素已完全具备。
政策优惠。伊滨区是洛阳未来20年的城市发展方向,是洛阳市委、市政府举全力重点支持的区域,拥有洛阳最佳的投资环境。进驻伊滨区企业可充分享受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国家级战略赋予的普惠政策,享受伊滨区《关于招商引资引荐人奖励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快企业上市和挂牌交易的意见》《关于支持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意见》《关于推进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的意见》等的优惠政策,重大项目可实行“一事一议”的特殊奖励。
五大公共服务平台
教育园区平台。教育园区规划面积约10平方公里,目前已有洛阳师范学院、洛阳铁路信息工程学校和河南枫叶国际学校等6所学校进驻,师生近5万人。到2020年,教育园区内聚集10所以上职业院校,拥有在校生10万人,为伊滨区和洛阳市经济发展提供强大人才支撑。
检验检测平台。在建的国家级矿山设备安全检测中心等8个国家级试验室、国家光伏产品质检中心及检测基地、国家轴承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可提供权威的产品质量检测、开放实验、标准制定、人才交流等技术咨询服务。
研发平台。中科院计算所“互联网++”众创空间、洛阳中科信息产业研究院、清华大学众智科学与网络化产业(洛阳)创新中心、中信重工国家“双创”企业示范基地、惠普-洛阳国际软件人才及产业基地、中兴大数据中心等已进驻平台,可为进驻企业在创新设计、科研攻关、产品研发、电子商务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科技支持。
物流配送平台。海尔集团的现代物流项目已建成投用,即将建设的跨境商品保税仓可为进驻项目提供便利快捷的物流配送服务。
商务服务平台。伊滨商务中心区是洛阳市唯一经省发改委批复的市级商务中心区,按照国际标准建设布局科学、特色鲜明、功能完善、服务一流的金融中心、高端商务中心和科技服务中心,是伊滨区未来集商贸、金融、文化、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核心建设区域。商务中心区已建成高端办公楼18栋78万平方米,入住人口近万人,可提供完善的办公及生活配套服务。
马奔 李贝贝 文/图
重点招商产业和招商项目
重点招商方向之两大主导产业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
伊滨区依托中信重工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新加坡麦达斯铝业轨道车体大部件、兰迪新型真空玻璃设备制造等已有项目,瞄准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引进国内外行业龙头企业,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打造区域先进装备制造基地。
高端服务产业
伊滨区依托洛阳市商务中心核心建设区、生态滨水商业区、洛阳市教育园区等稀缺资源,重点发展信息科技、总部经济、科技服务、职业教育、商业休闲、文化娱乐等现代服务业,打造产业新城高端服务、文化交流和商务活动的集聚区。
重点招商方向之三大新兴产业
电子信息产业
伊滨区依托惠普-洛阳国际软件人才及产业基地、中兴通讯智慧产业基地、中建材凯盛科技新型显示材料、洛阳中科信息产业园、中航光电产业园等龙头项目,以河南省国家大数据区域示范类综合试验区建设为契机,重点引进信息应用、软件开发、电子商务等高科技、高成长性的电子制造和信息服务企业,打造产业链完善、集聚效果明显、宜业宜居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
伊滨区作为洛阳市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重点支持的“一基地两园区”发展平台之一,专门规划建设了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园。区内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已具备一定基础:中信重工机器人项目是国内最大的特种机器人和智能装备研发制造基地,特种机器人市场占有率稳居全国第一;正在建设的中航光电智能装备产业园、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园等项目重点打造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等的研发和生产集群,建设河南省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示范基地。
文化旅游产业
伊滨区文化旅游产业以薰衣草庄园、万安山山顶公园、野生动物园、滑雪场、七彩大峡谷、郁金香花海等项目为带动,2016年全年接待游客超过60万人次,已成为洛阳近郊文化旅游的新亮点。该区重点引进文化旅游特色园区、文化遗产开发、国际知名旅游演艺品牌等项目,打造洛阳旅游新目的地。
重点招商方向之三大特色产业
钢制家具产业
伊滨区钢制家具产业有30余年的发展历史,全区钢制家具生产及配套企业达570余家,从业人员超过5万人,年产值300亿元,销售份额超过全国市场的50%,远销5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形成了种类齐全的上下游产业链,是全国最大的钢制家具产销基地,被中国家具协会评为“中国钢制家具产业基地”“中国家具行业先进产业集群”。
通用航空产业
洛阳首个通用航空机场——龙门通用航空机场、河南省唯一国家级航空飞行营地——万安山航空飞行营地选址都在伊滨区。该区以低空旅游、空中作业、应急救援等通用航空运营服务为切入点,抓住我国通用航空市场需求迅速增大的机遇,力争在2020年前进入全国第二批通航产业示范区,打造国内一流的临空经济区。
现代农业产业
伊滨区山水环抱,交通便利,发展现代特色高效农业具备天然优势。目前,全区累计流转土地8万余亩,拥有省级、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0余家,洛阳牡丹产业集聚区、洛阳东花园、佃庄蔬菜种植基地等多个现代农业项目已初具规模,基本形成了牡丹种植及深加工、林果花卉、蔬菜种植、生态观光休闲等现代农业产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