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T20版:花开古都 香邀世界
本版新闻列表

 
数字报刊平台
  洛阳网首页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2017年4月12日 星期

美丽龙门展新颜 文化惠民暖人心

牡丹竞相绽放 扮靓龙门石窟
景区内牡丹初绽 游客一寻芳踪
游客驻足观赏牡丹
最美龙门四月天

青山滴翠,伊水荡漾。牡丹花开,龙门春来。

龙门园区春光好。在刚刚过去的清明小长假,龙门石窟景区牡丹初放,游客盈门。中央电视台以“牡丹竞相绽放 扮靓龙门石窟”为题报道了龙门石窟景区假日旅游盛况。

伴随着第35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的脚步,龙门石窟又进入了旅游高峰期。来自海内外的宾客,在牡丹花香中品味石刻艺术和龙门山水风光,感悟古老的龙门石窟的时代新魅力。

在龙门景区熙熙攘攘的人流中,有一个“特殊”的群体值得关注:在景区入口处,专门开辟了洛阳旅游年票专用通道,手持年票的洛阳籍或长期生活在洛阳的非洛阳籍居民,在牡丹文化节期间首次可以免费入园参观。

人民的节日,百姓的盛会。这是龙门园区党工委、管委会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文化惠民理念的具体举措,更是在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中作示范、引领全市文化旅游产业繁荣发展的担当和责任。

文化惠民,让龙门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人民群众,也让龙门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新容颜。

文化创新传承谱新篇

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一个地方乃至一个国家的“金色名片”

享誉世界的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创造了多个国字号荣誉称号——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首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首批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首批国家人文旅游示范基地、首个全国“互联网+”智慧景区、首个全国“互联网+”综合示范基地……在这些来之不易的国字号荣誉称号背后,是龙门人不断对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创新的结果。

文化,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构建文化传承创新体系,是时代赋予古都洛阳的历史责任。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李亚强调,构建文化传承创新体系,关键是要保护好、传承好洛阳悠久厚重的历史文化,充分发掘文化资源,积极繁荣文化事业,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将洛阳的文化名片打造得更响更亮。

新定位、新机遇,承担着新使命、新目标。

龙门园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于迎表示,龙门园区要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切实扛起责任,以“坚持规划引领、加强文物保护、推进全域旅游、全面从严治党”为引领,承担起保护传承好世界文化遗产的历史使命。

——坚持规划引领。把园区打造成石窟文化与龙门山水交相辉映、观光游与休闲游一游多得的国家人文旅游示范基地。

——加强文物保护。深入挖掘和系统阐释龙门文物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把保护石窟、传承文明作为园区发展之本。龙门园区已将“互联网+龙门”文化遗产展示项目,申报为“互联网+中华文明”项目。

——推进全域旅游。坚持高标准建设,以国际一流的眼光、国际一流的标准建设园区。今年元旦起,景区西北服务区首期服务项目正式启用。至此,景区在伊河东西两岸分别布局一个服务区,不仅在地理位置上遥相呼应,而且在功能上实现互补。

——全面从严治党。建强班子,夯实基层基础,把推进园区发展与全面从严治党紧密结合起来,努力开创新局面。

依托互联网这一载体,突出文物保护,抓好文化创新、提升旅游发展,今天的龙门,正在率先探索走出一条“互联网+文物+文化+旅游”的融合发展之路。

文化惠民 今朝龙门更出彩

一年一度的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为龙门展示新形象提供了良好机遇。

在景区内,近万株牡丹竞相绽放,花迎春,春应景,人欢乐, 处处显现出“春、花、佛”和谐欢乐的气氛,绽放着龙门最美的文化色彩。

在这人间最美四月天里,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汇聚龙门拜佛、踏青、赏牡丹,处处洋溢着祥和欢乐的节日气氛。

为让游客在龙门度过一个欢乐祥和的牡丹文化节,龙门石窟景区采取多种措施,提前准备各项旅游接待服务工作,从基础设施完善、服务水平提升、文化活动丰富、文化节氛围营造、惠民政策实施等方面入手,为四海宾朋倾力打造优美的游览环境。

——文化惠民暖人心。今年以来,龙门园区按照市委、市政府文化惠民要求,积极落实和实施文化惠民政策,以文化弘扬和传播中华优秀文化为己任,让广大游客共享文化盛宴,共享发展成果。

为在今年牡丹文化节期间服务好旅游年票的游客,龙门石窟在景区入口开通旅游年票专用通道,为持年票游览的游客提供一站式入园服务,并安排专人服务。

龙门景区通过全景龙门地图,开通中英文免费语音讲解服务,为游客提供免费收听讲解。

4月5日,在牡丹文化节启动当日,龙门石窟景区直播了景区游客接待盛况,11万人在线收看了直播。

设立微信在线客服,使旅游服务更加高效便捷,强化了游客与景区之间的良性互动与沟通。

对选择从滨河步道徒步的游客,景区在沿途设有免费的茶水供应点和休息设施,让游客在欣赏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景区的人文关怀。

——牡丹盛开迎嘉宾。去年开始,龙门景区开始探索牡丹装扮景区,获得游客好评。今年牡丹文化节期间,龙门景区继续把牡丹作为景区亮点,在迎宾大道、东北服务区、西北服务区、景区入口、奉先寺、礼佛台等9个游客主要游览通道、区域和景点,广泛种植和布设以牡丹为主的景观,扮靓美丽龙门。

由牡丹鲜花组成的“牡丹大道”,成为景区最为亮丽的一道风景。游客在参观游览中,不仅可以品味龙门石刻艺术的魅力,还可观赏到芬芳盛开的国花牡丹,实现“游龙门 赏牡丹”的美好愿望。

——智慧旅游添新彩。今年牡丹文化节期间,作为全国首家“互联网+智慧景区”,龙门石窟智慧旅游再升级,满足游客游览观光到深度体验文化旅游的转变。

龙门石窟以“互联网+龙门”智慧旅游体验为载体,充分发挥可互动、可体验、可传递、可表达、可感知、可记忆的现代科技优势。游客通过“最美龙门拍照点”“龙门幸运漂流瓶”“免费语音讲解”“心语心愿”等智慧旅游体验活动,实现与龙门的互动。

智慧旅游体验活动将龙门历史文化活化生动起来,增强了游客的参与感和体验度,使前来龙门石窟参观游览的游客置身于古老与现代相融合的新颖、独特的氛围之中,满足了游客了解石刻艺术背后的历史文化故事的需求,丰富了文化旅游的内涵。

每天,海内外数以万计的游客通过带有互联网元素的旅游体验,读懂、传播龙门历史文化,并与龙门石窟建立起了持久的情感连接。

——大数据平台助力科学管理。龙门园区坚持高水准管理,借助“互联网+”大数据平台,实现精准营销、精准服务、精准管理,抓好安全工作,不断提升园区管理的“软环境”。

为应对牡丹文化节旅游高峰,龙门石窟通过对全国首个景区“LBS旅游大数据平台”的监控分析,预测客流高峰,分析游客行为轨迹,对景区接待服务做到提前预告、提前应对、提前配置人力和物力,实现了景区的精准管理、精准服务 。

龙门石窟智慧旅游管理中心运用大数据平台,实时监控、全面分析和掌控游客的行为轨迹,预测客流高峰出现时段,监测热门点位人员拥挤情况,研判景区游客人数、客流趋势,提前安排和及时调配景区管理人员和运力,为游客游览和疏散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龙门石窟作为全国首家“微信支付旗舰景区”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众多游客通过微信购票,极大地缓解了景区旅游接待高峰期游客排队购票难的问题。

——优质服务展现良好形象。龙门景区以“优质服务,温馨龙门”为理念,从强化服务意识、提升服务水平、开展文明景区建设、倡导文明服务等方面入手,积极开展教育培训工作,提升服务品质,树立品牌形象。

今年牡丹文化节前夕,为进一步提升服务接待水平,为游客营造安全、文明、温馨、舒适的旅游环境,龙门园区举办了“文明河南—诚信洛阳”主题教育培训会,通过对员工形象塑造、社交礼仪、礼仪礼貌等方面的培训,教育和指导员工做文明礼仪的规范者、传播者和引导者。

在旅游高峰期,龙门园区全体工作人员坚守工作岗位、认真履行工作职能,用真挚的微笑迎接着每一位游客,用暖心的行动服务着每一位游客。清明节期间,一位来自山东的游客不小心丢失了钱包,景区工作人员发现后,迅速通过广播寻找失主,不到10分钟,钱包就物归原主。“龙门不仅环境美,还有服务美。”失主张先生说。

——周密安排保平安。为应对牡丹文化节旅游高峰,龙门景区早筹划、早部署,对旅游接待工作进行周密安排。成立假日旅游接待安全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分级响应原则,各相关单位围绕本单位职责制订了专项工作应急预案,进行了游客疏导分流演练,设置了6处疏散通道和缓冲区。

在旅游服务安全上,对景区基础服务设施、旅游交通设施、消防器材、景区游览通道、山体河流等进行全面安全排查,切实消除各种安全隐患,确保设施设备正常安全使用,为游客提供安全保障。

在龙门景区人潮涌动的背后,是每一位龙门人的辛勤付出。牡丹文化节期间,龙门景区所有员工放弃休假,在各自的平凡岗位上恪尽职守、真诚服务、默默奉献,让广大游客游得放心、舒心、开心,不让一名游客在龙门受委屈,这是龙门人发自内心的服务追求。

洛阳的名片,世界的龙门。当前,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龙门园区正在奋力承担起保护传承好世界文化遗产的历史使命,有决心当好历史文化的传承者和保护者,在弘扬洛阳城市文化特色、构建文化传承创新体系、打造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加快推进“9+2”工作布局的征程中,发挥积极作用,助力洛阳打造具有洛阳特色、华夏气派、国际水准的历史文化名城,为洛阳实现“四高一强一率先”奋斗目标做出龙门新的更大的贡献。

龙腾 文/图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

≡ 聚焦河洛 ≡

≡ 亲子教育 ≡

≡ 公益慈善 ≡

≡ 房产家居 ≡

≡ 汽车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