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5版:加快推进“9+2”工作布局 奋力实现“四高一强一率先”
  
本版新闻列表

 
数字报刊平台
  洛阳网首页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2017年4月21日 星期
在新安县北冶镇马行沟村,传承千年的陶艺成了脱贫“新法宝”
“古陶村”借“陶”奔小康


新安县城以北30公里,山路曲曲折折,山沟里的北冶镇马行沟村静谧安宁。最近,一个制陶扶贫项目让村子重新热闹起来。

“在家门口打工,不耽误干农活,一年下来增收2万元不是问题。”在村头一所废弃小学的后院,李小红正娴熟地为陶罐抛光,一出口就是夸赞项目的好。

贫困户李小红的丈夫患有耳疾,只能打一些散工、零工,收入微薄。她家有一儿一女,正是花钱的时候,一家四口人在贫困线下“打转转”。去年6月,像李小红这样的50户贫困户入股制陶合作社,不仅每年能拿到分红,来打工的话还能拿到60元到80元的日工资。

马行沟村村子闭塞,仅有一条山路通向外界,但高岭土资源丰富,是远近闻名的“古陶村”。村子附近曾发现宋元时期民窑遗址,出土了陶罐、垫饼及支钉等文物。新中国成立后,这里更是豫西地区的日用陶瓷生产“集聚区”,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两手制陶手艺,米缸、水缸、腌缸等陶制品销售辐射周边上百里。

“这陶艺可是咱村的资源,用上咱的到户增收资金,可以把制陶生意重新做起来。”当别的村都把牛羊鸡养殖当成扶贫项目时,该村村支书郭文治把准了“村脉”,把目光投向了“古陶村”的“摇钱树”——陶制品加工。

“郭支书,不是不想干,是干不了。几十年没做过陶器了,祖上的手艺早就失传了。”有人提出了不同的意见。

诚然,到了20世纪末,随着塑料制品的盛行,曾经靠制陶富裕的马行沟村日益衰落,有能力的出去打工了,剩下的只能在一亩半分薄地里“刨食”。

小、散、弱的手工作坊逐渐消失,制陶工艺已经接近失传,村民们无从下手,这是不争的事实。“那就依托村子制陶能人,采取‘合作社+农户’形式,让马行沟村的陶艺‘复活’!”郭文治主意已定。

“学陶艺,找老李。”村民们的建议让郭文治有了灵感。这几年,村里只剩下李秦停兄弟继续以制陶为生,成了村里最后的制陶人。郭文治充分利用到户增收政策,把50个贫困户共计30万元的到户增收资金入股制陶合作社,购置窑炉、泥浆泵等,委托李秦停负责技术指导和产品销售。

通体棕红,造型古朴,隐隐地泛着光泽……如今,制陶合作社主打时下正流行的豆芽罐,可用作居家和办公艺术装饰品,颇受城里人欢迎。

“每天能生产100件以上豆芽罐,按照每件200元的售价,日均产值2万余元。”李秦停说,通过线上线下结合销售,保守估计每年可实现400万元以上的销售收入,人均年分红2500元以上。

练泥、拉坯、印坯、抛光……现在,李小红在合作社老师傅那里学习制陶全套工艺,重拾村子流传千年的老手艺。“现在我们两口儿都赚钱,供俩孩子念高中,还有余钱为孩子提前攒大学学费。”说起增收给家庭带来的希望时,李小红露出轻松的笑容。

千百年来,马行沟村兴于“陶”,也衰于“陶”。如今,借着扶贫攻坚的春风,村子又因“陶”奔上了小康之路。

本报首席记者 张锐鑫 通讯员 郭建立 许金安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

≡ 聚焦河洛 ≡

≡ 亲子教育 ≡

≡ 公益慈善 ≡

≡ 房产家居 ≡

≡ 汽车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