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7版:洛阳·县区
  
本版新闻列表

 
数字报刊平台
  洛阳网首页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2017年4月21日 星期

开启自贸新时代 引领发展新格局
高新区将依托河南自贸区洛阳片区的制度创新高地,助力“洛阳创造”与世界接轨
机器人正在加工硬质合金工具
洛阳片区综合服务中心

4月1日,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在郑州正式挂牌,同时,洛阳片区综合服务中心启动。担负着洛阳片区建设重任的高新区,从此翻开了新的历史画卷,昂首迈向自贸区新时代。

自贸时代催生制度创新新机遇

在高新区火炬大厦一楼,月初刚建成投用的洛阳片区综合服务中心大厅内,由工商、商务、海关、建设、规划等25个业务窗口组成的“一站式”服务流程已经开始有条不紊地运作。

刚刚拿到自贸区营业执照的洛阳连飞企业孵化器有限公司总经理解建川称,高新区成为自贸区以后,首先是企业跨境贸易、投融资结算实现了便利化,通关结汇在洛阳一地即可办结,节约时间和费用。

以综合服务中心投用为起点,一系列改革事项正在高新区精彩上演。目前,高新区共梳理出促进投资贸易便利化、扩大投资领域开放、提升产业发展水平、深化金融领域开放创新、提升政府监管能力和服务水平、构建政策激励和法律保障体系等共计6大类50项200个改革试点任务。

实施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打造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完善对外资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允许区内境内企业使用外币结算……一项项改革任务将在高新区落地生效。

洛阳高新区服务业发展促进局局长郑朝晖表示,该区将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可复制、可推广为基本要求,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创新。紧紧围绕投资自由化、贸易便利化、经营制度创新和事中事后监管四个方面抓好制度创新,探索创新出符合洛阳实际的好制度好经验,能够逐步推广到全市、全省乃至全国。

郑朝晖介绍,下一步自贸区将探索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投资管理体制,改善外商投资管理模式,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完善国际贸易服务体系,深化金融领域开放创新,建立与自贸区相适应的账户管理体系和外汇管理体制,完善跨境金融服务,促进跨境贸易、投融资结算便利化,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着力打造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高端产业集聚区。

高新区这块“改革创新的试验田”,正在贸易便利化制度、金融创新制度、事中事后监管制度等诸多方面,酝酿突破性的改革新举措。

“双区叠加”开启发展加速度

“自贸区和自创区功能叠加,是洛阳高新区一大特色。”洛阳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马志强表示,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洛阳片区的改革创新,和正在建设的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形成有力呼应,自贸区与自创区“双区联动”,将推动洛阳走向更高层次的改革开放。

马志强说:“‘双区联动’是要形成投资贸易便利与科技创新功能的深度叠加和有机融合,从而产生‘1+1>2’的化学反应。”

河南自贸区总体方案对洛阳片区的功能定位是重点发展装备制造、机器人、新材料等高端制造业,以及研发设计、电子商务、服务外包、国际文化旅游、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提升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能力和国际产能合作能力,打造国际智能制造合作示范区,推进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

马志强表示,将结合高新区实际,将洛阳片区建设成为制度创新新高地、转型升级新引擎、开放经济新动力、区域协同新平台、“一带一路”新支点,打造具有洛阳特色的产业转型升级开放发展新模式,探索具有洛阳特色的自贸区建设新路径。

下一步,高新区将聚焦产业聚集、对外贸易和开放合作三大领域。

围绕“565”产业体系,紧盯世界500强、中国500强、行业100强,重点引进一批龙头型、基地型项目,集聚关联、完善链条、打造集群,不断提升主导产业集聚度和竞争力。

鼓励和支持企业积极开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等新兴市场,加强与境外经销商的直接对接,不断拓展发展空间、扩大市场份额。鼓励企业按照国际标准生产加工产品,支持自主品牌企业开展国际标准体系认证,不断提高出口产品的国际知名度,着力打造更多“洛阳品牌”。

全面加快对内对外开放步伐,构建互利合作网络,探索新型合作模式,搭建多元合作平台,不断深化产业、文化、旅游、科技等领域合作交流,推动更多优势企业走出国门、抢滩布局,扩大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

打造26.66平方公里经济增长带

国家批准的河南自贸区洛阳片区面积26.66平方公里,以洛阳高新区为依托,向涧西区扩展,其中高新区面积18.88平方公里,这里集中了全市半数以上的总部机构和对外贸易活动,将成为撬动洛阳新一轮改革开放的支点。

据介绍,目前这个片区共有企业2000余家,汇聚了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优势产业,拥有一批在行业内具有领先地位的龙头企业,包括世界500强企业17家、中国500强企业1家、行业10强企业22家。拥有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19家,省部级106家,市级研发中心236家,在新材料、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等高科技领域居全国先进水平,高速铁路、载人航天、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神舟系列飞船等一大批国家重点项目、工程中都有这里企业的参与。

如何利用自贸区优势,大胆作为,先行先试,成为考验高新区创新能力的试金石。

立足高新区产业优势,充分发挥河南自贸区对全市产业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打造先进装备制造、机器人、新材料等主导产业,充分发挥自贸区政策环境优势,加大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和专业园区建设力度,推进洛阳加速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制造业并驾齐驱、现代服务业和传统服务业相互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军民融合发展的产业结构新格局,力争到2020年,打造5个以上百亿级产业集群,建设千亿级产业园区,将洛阳片区26.66平方公里这块“试验田”打造成产业兴旺、贸易活跃的高成长经济带。

助力“洛阳创造”拥抱世界

国内第一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水平平弯玻璃钢化技术设备、挺进联合国总部大楼的“瑞鸽”监视器、填补国际空白的禽流感三联灭活疫苗、建功长征火箭和探月工程的光电连接器……自建区起,高新区企业就不乏让世界瞩目的“洛阳创造”。

而河南自贸区洛阳片区的设立,恰恰为企业走向世界提供了“跳板”和契机。

刚从俄罗斯考察回国的洛阳德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光临,听说自己的企业成为自贸区的一部分抑制不住满脸的兴奋:“以后我们的产品在家门口就可以办完所有通关手续,既便捷又省钱。”王光临的话代表了区内100多家外贸企业的心声。

建设河南自贸区,核心和目的是推动经济发展。

随着河南自贸区的起步,高新区发展自由贸易的思路正日益清晰。经过3年至5年改革试验,将洛阳片区建成具有国际水准、投资贸易便利、高端产业聚集、金融服务完善、人文交流深入、监管高效便捷、法制环境规范的自由贸易园区和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在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中,凸显科技创新特色,形成一批可复制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建立一批有辐射带动作用的创新驱动新模式。

马志强说:“下一步,我们将借助河南自贸区的制度创新高地,紧紧抓住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等重大机遇,大力实施技术、品牌、营销、服务带动出口战略,支持有实力的企业、优势产业、骨干产品走出去,助力‘洛阳创造’接轨国际、拥抱世界。”

齐晓兵 王思臣 文/图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

≡ 聚焦河洛 ≡

≡ 亲子教育 ≡

≡ 公益慈善 ≡

≡ 房产家居 ≡

≡ 汽车时代 ≡